研究發現飯量和壽命的關係,老年人別和飯量較勁,少吃一點更健康
更新于:2025-04-06 01:26:28

前些年老伴去世后,王大爺就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 平時一日三餐都由兒媳婦照料,但王大爺本身飯量就很大,也因此多次遭到兒媳婦的嫌棄。

做兒子的認為,父親到了這個歲數胃口好是一件好事,說明父親身體康健,肯定能長壽。

但兒媳婦卻認為能吃和長壽是八竿子打不著,並且認為王大爺沒有經濟收入,全靠他們夫妻二人養著,平時還吃那麼多,有時自己兒子食物都被他吃了,所以有所抱怨。

在一段時間里,夫妻兩人沒少為這事吵過嘴。

老人能“吃”,是“福”嗎?

一、聽說老人越能吃越健康,飯量大的人更長壽嗎?

老人上了年紀後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也在衰退,飯量與年輕時相比總是會比較小,因此民間也有傳言稱老人此時若越能吃說明身體很好,也是長壽的表現,這傳言到底幾分真?

其實飯量的大小並非取決於胃容量。人到底如何感知胃體積呢?

主要還是通過胃部神經將饑餓或飽腹的感覺傳給大腦,一般正常人空腹狀態下胃容量在50-100ml左右,美食大胃王的胃容量可能也差不多,但他們胃的彈性極佳,尤其敞開吃后胃壁也隨之增厚,胃腸蠕動加快,飯量自然就比常人大很大。

很多人都說能吃是福,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講能吃也許未必是福,反而有可能引起健康一些問題。

1.肥胖

老人飯量大吃得多,會導致油脂、鹽分、熱量等攝入過多,而多餘的能量無法及時消耗,則會變成脂肪並儲存在體內,繼而引發肥胖問題,肥胖也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

2.胃病

老人消化系統功能逐步衰退,吃得過飽往往會加重消化系統負擔,引發胃脹噯氣的不適,甚至也會加重胃炎、胰腺炎等多種消化道疾病發病風險。

3、加重腎臟的負擔誘

老人飲食不節制,吃得過多容易導致非蛋白氨由腎臟排出,這無疑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

4、發心血管疾病

老人日常吃太飽容易擴張胃部體積,此時胃部就會壓迫胸腔而導致胸壓升高,並且胃部體積擴大時,心臟的供血量也會減少,繼而加重的負擔,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提高。

5、不利於慢性病者

大多數老人可能存在慢性基礎性疾病,而此時若吃太飽反而會病情不利,比如冠心病患者吃太飽容易誘發心絞痛等。

二、研究發現:飯量減1/3,或多活20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NIA)的科學家們,選擇了基因與人類有93%相同的恆河猴做實驗物件。

實驗組猴子每日進食量進行了減少30%的處理,在為期20男的觀察其中,發現它們壽命遠超猴群平均壽命20歲,達到了43歲,而控制飲食與不控制飲食的猴子相比,死亡率分別為13%和37%。

因此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只需要控制每日的進食量,是能夠幫助實現延年益壽的。

而在今年一月份,來自《柳葉刀•發現科學》旗下《臨床醫學》中的一項研究,主要選擇年齡在21至50歲的健康年輕或適當超重的成人,對他們的飲食熱量進行了12%的限制。

后經長達一年和兩年的觀察研究,發現熱量受到限制的參與者其平均熱量攝入降低幅度達到11.9%,並且體重(8.4 kg→7.5kg)、無脂肪體重(2.20 kg→2.17 kg)以及脂肪量(6.1 kg→5.3 kg)均有下降的表現。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參與者們的胰島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的風險均得到了改善,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有理由相信,只要管住嘴,個人的健康水準或能得到提升。

三、八分飽對人體健康長期有利

雖然說能吃是福,但若人天天飯量都很大,頓頓都吃很飽,那一不小心就會吃撐吃胖,甚至對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吃飯不建議吃太多,一項研究指出,吃飯八分飽才是比較好的。

這是一項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選擇了21至50歲且BMI在22.0~28.0kg/m2間的218位成年人,實驗組參與者每日飲食攝入量被要求降低1%,而實驗對照組參與者的每日飲食則正常。

該項研究歷時兩年,研究人員在第12個和24個月分別收集參與者的脂肪、血液等樣本,同時也會測量身體各項指標。

而最終,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保持八分飽的進食狀態,是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心理健康的,也可以降低體重,提高人們的工作極易,説明降低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風險,讓人們能夠健康並長壽。

那麼日常進食的時如何科學地控制八分飽呢?

首先,要固定好每日用餐時間,最好在有點饑餓感覺的時候就開始進食。

1、吃飯至少要20min,一般從吃飯開始,需要20min大腦才會接收到胃部發出的吃飽的信號,若進食過快那就會因為大腦反應不過來而吃撐了。

2、吃飯的時候就應該專注於吃飯,而不要在吃飯的時候分心去看電視或者聊天等。

3、吃飯應當細嚼慢咽,以延長用餐的時間,最好每次咀嚼食物不少于5次。

四、老年人如何健康飲食?

老人的健康備受大眾的關注,除了要關注他們的身體是否康健以外,其實也應該多了解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健康飲食習慣。

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的主管營養師雷小龍表示,建議老人日常飲食要多樣化,所食用的食物最好细软易咀嚼,推薦少吃多餐,同時飲食中要包含豐富的蛋白質。

為了預防老年骨質疏鬆,也可以多吃高鈣食物,如豆製品、海產品等。另外,老人也要注意動靜結合,即管住嘴的同時也要邁開腿,保持健康的体重才能快乐享受生活。

有些老人上了年紀後因為牙口、消化不好就過度減少飲食,而有些老人則因為胃口好而放肆大吃,這些都是不對的,吃得太少容易營養不良,吃得太多也容易傷身。科學飲食,合理搭配,才有利於“吃”出長壽。

參考資料:

[1]《飯量會影響壽命嗎,聽說越能吃越健康?》.華醫網.2022-02-03

[2]《真人試驗:堅持2年「八分飽」,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生命時報.2022-03-16

[3]《每次少吃一點,因為壽命是從嘴裏省出來的!》.健康時報.2022-03-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