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秒內可能絕處逢生嗎?高速遇障礙物該怎麼做?
更新于:2025-04-04 05:33:10

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 實習生 馬欣然 胡雪潔

復盤“小米SU7爆燃致三死”事故過程,有幾個問題受到廣大車主關注:關鍵的兩秒內,駕駛員有可能挽救局面、避免悲劇嗎?高速公路施工路段,應怎麼安全通過?高速公路上遇到障礙物,正確做法是什麼?

時速若非高達97公里,或不至殞命

4月1日,小米公司發言人微博發文回應了事故經過並公佈了小米方面目前所知並提交給警方的信息摘要。

根據這些資訊,我們可以大致瞭解事故經過——

事故發生前17分鐘,NOA啟動,車速116km/h;

事故發生前兩秒,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物”並開始減速;

事故發生前1秒,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

1秒後,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系統確認速度約為97km/h。

事故車輛在兩秒內從116km/h減速到97km/h,在高速行駛狀態下撞上水泥護欄,釀成悲劇。這關鍵的兩秒,駕駛員能做什麼?此類悲劇可以避免嗎?

多項研究結果認為,L2級別的智駕系統無法在超過80km/h的速度下成功避障。

記者查閱中國汽研(CAERI)報告發現,現有L2級智能駕駛系統對靜態障礙物的平均識別延遲為1.2秒,車速高於80km/h時可能無法完全避讓。

央視《智能駕駛安全挑戰》的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在封閉高速路段類比遇到障礙物(輪胎、紙箱)的情況下,小鵬、蔚來等多個車型在60km/h以下均能有效剎停,但100km/h時僅有50%車輛通過測試。

以100km/h的速度計算,車輛兩秒可以在路面行駛約55米,這要求智駕系統至少要提前50-100米感知風險併發出預警。

2022年,有媒體報導,理想ONE在高速公路撞上施工樁桶,因車主開啟輔助駕駛時,系統未識別施工區域錐桶,車輛未減速直接撞擊,安全氣囊彈出。對此,車企回應:“當前L2級系統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施工場景需駕駛員接管。”

有網友認為,此類路況在高速上並不罕見,只要高速修路就會出現,汽車智駕系統很難過這種彎。“如果人接管之後立刻強減速,把速度降下來,那也不會有事,過彎失敗撞塑膠錐形桶是肯定沒事,不幸撞混凝土牆了,只要時速不是97公里那麼誇張,那也不至於殞命。”

遇高速公路施工,應減速至最高60km/h

事故發生后,一張“單幅養護作業區域標誌牌擺放示意圖”在網路流傳。

事發高速路段的管轄單位池州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透露,3月29日19時許,事發路段進入施工佔道狀態,雙向車道封閉一側,車輛需改道至半幅雙向通行。施工路段設有警示牌。

根據網傳示意圖,這種狀況下,車輛應減速至最高60km/h。有專家分析認為,事故發生時的施工狀態為特殊情況,不適合智駕模式。智駕系統未檢出施工路牌並及時減速或車主未提前發現警示牌並及時做出剎車反應,都可能發生交通事故。

高速行駛“讓速不讓道”,急轉向致死率更高

在高速公路行駛時,遇到障礙物並不罕見,如何安全避讓?

央視《今日說法》欄目就曾對這一情況進行分析:“高速行駛中,讓速不讓道是基本原則。突然變道可能導致更嚴重事故,而車輛正面防撞設計往往能最大限度保護乘員。”

網友“風馳電掣”曾在夜間行駛時突然發現前方卡車掉落輪胎,急打方向避讓導致車輛失控撞護欄后翻滾,車內人員輕傷。“交警事後說不如直接撞上去,車速110km/h時急轉向必翻車。”

廣東、北京等地交警部門曾發文提醒:高速行駛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急轉向致死率更高。

正確做法是:保持冷靜,減速並握穩方向盤,即使碰撞也盡量保持車輛直線行駛;夜間、霧天則建議降速至60km/h以下,同時避免人為猛打方向;障礙物無法避讓時,優先減速正面碰撞(尤其車速高於100km/h時),而非急轉向(易導致側翻或撞護欄);及時撥打12122報告障礙物位置,由交警或路政部門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