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98所高校的近萬名畢業生參加在南醫大校本部舉行的醫學類急需緊缺人才綜合專場招聘會。
AI助力簡歷優化與精準匹配,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醫院、學校、企業組團來粵攬才……3月22日,南方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舉辦醫藥類、師範類、食品類和綜合類特色專場招聘會,吸引了廣東省內外約2萬名學子入場求職。
楠醫科大學
334家單位攜1798崗位參會 98所高校近萬畢業生應聘
3月22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南方醫科大學承辦的“廣東省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對接活動——醫學類急需緊缺人才綜合專場”在南醫大校本部舉行。全國17個省份334家用人單位攜1798個崗位參會,吸引了來自全國98所高校的近萬名畢業生前來應聘。
“安居補貼”“創業扶持”“公辦有編”……新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醫院、學校、企業紛紛提供優厚待遇吸引人才。
新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除了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外,對於高層次人才還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政策,從薪酬待遇、人員配備、科研平臺、配套經費、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援。醫院組織人事處黨支部書記李瑛表示,醫院分類實施針對領軍人才、傑出人才、骨幹人才、青年人才的人才培育工程,對潛在人才給予支持鼓勵、精心指導,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夯實“人才高原”,突破“人才高峰”。
來自深圳的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此次主要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和口腔醫師等人才,招聘物件以口腔醫學、微生物學、細胞組織工程、生物資訊學等專業博士生為主。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戰略高地,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以及開放、友好和多元文化環境為吸引全球醫學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援。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招聘崗位除了涵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中醫學、檢驗醫學等多個醫學領域,還涉及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研發等新興領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招聘形式以地方組團居多。“以單位組團來的比較多,有八九家衛健部門是組團來的,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
新快報記者現場走訪發現,不少大型公立醫院招聘的人才以碩士及以上為主。一位廣東知名公立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院近年來對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碩士和博士。不少求職的同學表示:“轉了一圈,感覺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挺高。”南醫大招聘現場的負責人也表示,前來招聘的企業和地方醫院對人才需求量很大。“不少醫院是公辦有編製、對畢業生學歷的要求相對較低。本科畢業生的機會很多。”他說。
AI輔助診斷、藥物研發、病歷分析、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健康管理……人工智慧正全方位提升醫療服務效能,帶來更高效、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持續增長。
在現場,廣東一家大型醫藥企業的招聘負責人李莎莎表示:“公司將構建中醫藥大數據平臺、分子診斷和基因測序精準檢測平臺、精準中醫診療平臺、智慧物聯中藥配製平臺在內的綜合平臺。演算法、人工智慧等相關專業人才是我們著重考慮的方向。”
應屆畢業生小劉非常關注人工智慧領域的就業機會,他日常除了課堂學習還積极參加人工智慧相關的實習工作。他表示:“今天招聘會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製藥公司,提供了人工智慧相關崗位。用人單位不僅要求我們掌握紮實的演算法能力,還要求對醫藥領域有知識儲備。”
除了供需雙方,本次招聘會也積極擁抱人工智慧,創新性地設置了AI面試體驗區和AI簡歷診斷區。南醫大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劉東衛表示,AI面試技術不僅能根據應聘者的能力素質和求職意願,通過平台演算法優化,進行資訊精準推送,實現企業和應聘者間的精準匹配,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有效掌握人力資源市場供需變化,為優化服務提供支撐,更好推動就業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在華農舉行的2025年春季廣東省食品行業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學生與招聘人員交流。
華農
“小而精、專而優”招聘會吸引省內三千余食品英才
同一天,由廣東省食品學會、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舉辦的2025年春季廣東省食品行業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華農舉行。本次供需見面會積極回應 “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共吸引省內外110余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超2000個,涵蓋食品研發、生產管理、質量檢測等領域。來自省內4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畢業生到場競聘。
本次供需見面會延續往年“小而精、專而優”的特色,既有知名企業現場攬才,也有來自廣州番禺、東莞茶山、潮州等地的30余家食品企業“組團”參會。10時許,熱門企業攤位前大排長龍。“今年企業類型更豐富了,既有傳統食品龍頭,也有新興健康品牌,我的研究方向剛好契合!”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畢業生張同學透露,自己在面談后收穫了兩家企業的複試邀請。
為了招攬人才,還有企業現場開通“即面即簽”快速通道,為通過初篩的畢業生直接發放錄用意向書,吸引不少求職者排隊等候。有的企業則將烘焙糕點搬到展位,邀請學生試吃並講解生產工藝,既展示企業文化,又拉近與求職者的距離。東莞某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新快報記者:“今年收到的簡歷品質很高,許多學生有實習經驗,上手更快。”
華農黨委副書記陳磊介紹,該校今年聯合廣州番禺、東莞茶山等地人社部門提前摸排企業需求,確保崗位與食品專業高度匹配,併為參會企業和畢業生提供招聘服務。來自五邑大學的畢業生小陳感慨地說:“從江門坐包車過來很方便,現場指引清晰,還能‘一站式’投遞多家企業,省時省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前對接行業需求,主辦方還組織32家企業在現場設置“低年級職業體驗營”,為大一、大二學生開放400餘個企業實習名額。東莞理工學院大二學生林同學當天跟著學長來感受招聘氛圍,他說:“企業對實踐能力很看重,我回去要抓緊考食品檢驗員證書。”
華師
233家單位提供逾九千崗位 三千多名學生參與對接
3月22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華南師範大學承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粵就業’廣東省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對接活動農村從教、公費師範生暨師範與綜合類專場”在華師石牌校園西區田徑場舉行。
此次活動共吸引233家單位參會,提供崗位數超過9000個,覆蓋教育、科技、金融、製造等多個領域。新快報記者現場看到,活動特別設置了農村從教、公費師範生(A區)和師範與綜合類(B區)兩個專區。A城市,廣東省各有關地市教育局到場為畢業生提供農村從教與公費師範生的崗位和政策解讀;B區則彙聚了省內外教育局、學校及知名企業,如廣州市南沙區教育局、東莞市教育局、潮州市教育局等。
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主題展板與服務專區。服務專區分設職通未來賦能區、職引新程啟航區與生涯成長體驗區等三大板塊,為畢業生提供職業發展、權益保護、簡歷門診等一對一諮詢服務;並通過互動遊戲,帶領學生沉浸式探索自身生涯規劃目標,理清自身發展道路。
據統計,超過3000名學生參與了本次供需對接活動。
■採寫:新快報記者 王娟 實習生 張韞婕 羅佩凰 通訊員 柯佳 費思迎 劉曉坤 鄭禕 陳巍 劉曉純
■攝影:新快報記者 龔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