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索人工智慧時代下外語學科的全新發展路徑,進一步強化粵港澳高校在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3月21日,“粵港澳合作論壇:AI 時代外語學科發展機遇與挑戰”在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白雲校區召開。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地區的眾多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圍繞AI與外語學科的深度融合發展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深入透徹的學術研討。
在開幕式上,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校長戴青雲介紹了學校的辦學定位與發展規劃,回顧了外國語學院從創立到發展壯大的歷程以及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她表示,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技術+師範”的辦學特色,全力打造“人工智慧+教育”的創新生態體系,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數位化轉型戰略。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金檀、深圳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樹英、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韓金龍、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李德鳳、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副教授劉康龍、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院長李麗青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AI時代的挑戰與機遇——語言教育的未來”“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學位點建設路徑與發展探索”“教師的四種角色和教育的五重境界:大學外語教學的改進與創新”“新文科、大外語:外語教育的變革之路”“翻譯教育研究:選題、方法和發表”“跨學科視野下的人工智慧與人文科學:前沿與方法”“同聲傳譯:人類認知發展的視窗”等主題作了報告。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粵港澳高校在人工智慧與外語教育融合領域搭建了一個高層次、寬領域、多維度的重要合作平臺,也為推動區域外語學科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專家學者們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粵港澳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整合資源,共同探索外語學科發展的新路徑,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記者 孫唯 通訊員 歐陽含笑
圖|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