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國貿上班的林然,最近把原本常點的霸王茶姬換成了瑞幸的輕乳茶。午休時間,她習慣性打開小程式,手指在霸王茶姬和瑞幸之間猶豫了一秒,最終點開了後者。
“以前總覺得瑞幸的輕乳茶有點‘科技感’,但這次的新款真的不一樣,喝著確實有伯牙絕弦那味兒了。”她邊喝邊分享道,“而且瑞幸只要9.9元,不然我可能不會‘叛逃’得這麼快。”
今年3月初,瑞幸宣佈新品“鮮萃輕輕茉莉·輕乳茶”中將奶和茶的使用原料升級,同時發放約5億張兌換券,9.9元就可享用一杯鮮萃輕乳茶系列飲品。
瑞幸鮮萃輕輕茉莉、霸王茶姬伯牙絕弦 圖|昱辰
這款飲品在社交媒體上被不少網友稱為霸王茶姬“伯牙絕弦平替版”。相較之下,仍堅持十幾元定價的霸王茶姬雖然人氣不減,但也難免流失像林然這樣關注性價比的年輕消費者。
讓林然好奇的是:同樣是“茶+奶”的組合,為什麼瑞幸的輕乳茶可以低至9.9元一杯,而霸王茶姬卻要賣到16元呢?
一、9.9元背後的算術題
在北京一家人流密集的商業街區,霸王茶姬的店員阿紫一邊忙著出杯,一邊告訴有意思報告:“我們茶湯都是茶葉現泡的,成本肯定高一些。”
阿紫之前曾在瑞幸做過咖啡師,知道瑞幸輕乳茶的做法。據她介紹,去年瑞幸的那款輕乳茶用的是茶粉冲的,出杯快,成本也低,就是味道可能有點“工業”。
不過現在,這個印象似乎要改一改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換成茶包現泡茶湯了。”康康是北京市中心某寫字樓附近的瑞幸門店店員,她告訴有意思報告,升級后的輕乳茶用的是茶包現萃,不再是茶粉調製,“說到底就是茶和奶,但現在這茶,起碼是泡出來的”。
從成分看,二者都是“茶+奶”的組合,伯牙絕弦的配方按比例來看是茉莉雪芽、牛奶、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風味糖漿,鮮萃輕輕茉莉的配方是茉莉花茶、純牛奶、牛乳飲料、原味糖漿。
圖源:霸王茶姬官方公眾號、瑞幸小程序截圖
那麼是牛奶拉開二者的成本差距嗎?對此,包括阿紫和康康在內的北京多位店員均向有意思報告提到,兩家品牌用的牛奶都出自三元。至於配料中出現差別的牛乳飲料,也有瑞幸的店員表示,可以理解為霸王茶姬輕乳茶里的冰勃朗。
在餐寶典創始人、餐飲行業分析師汪洪棟看來,規模化帶來的供應鏈議價能力,是瑞幸和霸王茶姬產生價格差距的第一道分水嶺。他告訴有意思報告:“頭部品牌對供應鏈的控制力更強,規模優勢使其能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與上游原料商談判,從而獲得更低的進貨成本。”
截至2024年底,瑞幸門店數量達 22340 家,同期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達到6440家。門店數量的差異,導致採購量級不同,這讓瑞幸在供應鏈議價能力上能夠 “降維打擊”。
艾倫是一家咖啡品牌的創始人,他在華東地區開了二十家門店。去年他想複刻瑞幸的橙C美式在門店銷售,為此找了同樣的供應商。
但沒想到的是,成本根本壓不住,一杯做下來至少要13元起步。而反觀瑞幸,同款產品常年只賣9.9元。對此,他向有意思報告坦言:“不是做不出,而是根本做不起。”
二、流量還是營收
事實上,瑞幸和霸王茶姬在輕乳茶品類價格差異的核心,不僅在於原料和製作成本,更在於這杯茶背後承載的商業命脈。
對瑞幸而言,輕乳茶是通向更大盈利模型的一張引流券,而對霸王茶姬來說,每一杯茶就是品牌生存的基石。
在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看來,瑞幸佈局輕乳茶,主要用於引流、擴展SKU、拉新,並非主力盈利點。他告訴有意思報告:“這意味著,哪怕這款產品不賺錢,甚至略虧,只要能夠帶來用戶增長、形成消費心智等,它就已經基本完成了使命。”
以瑞幸的直營門店為例,2024年之前的三年里,其直營門店的同店銷售額處於持續增長之中。但從2024年開始,瑞幸直營門店同店銷售額連續三個季度皆出現了負增長,分別為-20.3%、-20.9%和-13.1%。為此,瑞幸選擇用9.9元的輕乳茶啟動非咖啡時段的銷量。
誠然,咖啡的飲用場景有一定的局限性,“提神飲品”的定位,讓其消費時間集中在清晨或上午。而輕乳茶的飲用人群則更加廣泛,飲用時段靈活,能覆蓋從休閒、逛街到聚會、解渴等更多日常場景。有瑞幸的店員告訴有意思報告,輕乳茶銷售根本不受時間限制,早上、中午甚至晚上都會有顧客下單,現在最焦慮的事情之一就是輕乳茶爆單時,茶湯還沒泡好。
不僅如此,瑞幸一家門店的店長曾分析稱,在高線城市,瑞幸非常注重開高校店。因為現在高校學生對咖啡因已經有需求,等他們將來進入職場,也還是咖啡消費的主力。瑞幸推出輕乳茶,也能進一步加強這個人群的品牌心智,增加進店量。
目前來看,瑞幸的輕乳茶的銷售數據也十分給力,據瑞幸公佈的數據,“鮮萃輕輕茉莉·轻乳茶”單日銷量突破167萬杯。
中中咖啡主理人文樂告訴有意思報告:“一個是光腳上陣,一個是穿著皮鞋比賽,瑞幸做輕乳茶是品類補充,而霸王茶姬每出手一次都要斟酌清楚成本與調性是否匹配。”
王振東也表示:“霸王茶姬的輕乳茶是其核心產品。這款產品不僅承載著營收重任,還關乎加盟商利潤模型和整體毛利結構。”
對於霸王茶姬而言,輕乳茶是其在經過多年產品線的反覆試錯后,放棄了水果茶、芝士奶蓋茶等早期視覺化、多品類擴張的路線,而最終確立的品牌核心品類。以“伯牙絕弦”為代表的輕乳茶,不僅是霸王茶姬用戶心智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也擔當著營收主力的角色。
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曾經多次公開談及大單品策略的有效性,他透露,前3—4款產品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70%。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8月,霸王茶姬的明星單品“伯牙絕弦”累計售出超過6億杯。招股書中透露,2024年,霸王茶姬中國市場(含香港)91%的GMV來自Tea Latte即“原葉鮮奶茶”的銷售。
說到底,瑞幸把輕乳茶當子彈發射出去,而霸王茶姬卻是把每一杯奶茶都當“飯碗”。
三、價格之外,調性之爭
如果說“咖啡回血、奶茶求生”解釋了瑞幸敢賣9.9元,而霸王茶姬不能輕易動價格的業務本質差異,那品牌定位上的分野,則進一步決定了兩者面對同一市場時的策略邊界。
瑞幸和霸王茶姬都擁有共同的目標:星巴克。不過,瑞幸曾放出的是“(在國內)打敗星巴克”的豪言,霸王茶姬則是想做“東方的星巴克”。
瑞幸自誕生起,消費場景便聚焦於便捷咖啡補給,摒棄傳統精品咖啡模式。在很多使用者心中,瑞幸的門店多位於寫字樓、高校周邊等,也代表著“隨手買、買得起、還能反覆買”。基於此,瑞幸持續推出高性價比的生椰拿鐵、醬香拿鐵等爆款咖啡產品。
反觀霸王茶姬,從成立之初便深度綁定 “新中式” 概念,將國家文化符號和品牌符號相結合。近年來,霸王茶姬採取 “高舉高打” 模式,不僅沒有走低成本下沉路線,反而不斷提升門店空間設計的精緻度與文化氛圍。霸王茶姬大量門店選址在商圈高勢能位置,60 平米以上的大面積門店是標配,與星巴克運營模式相似。同時,霸王茶姬還推出TEABAR茶空間、超級茶倉、寵物友好等多樣化門店概念。
從產品節奏來看,瑞幸以“快”著稱。財報顯示,2024年,瑞幸推出了119款新產品,相當於平均每3天就有一款新品問世,持續通過爆款打造拉動用戶關注。通過頻繁打造熱門咖啡單品,瑞幸既吸引新客嘗鮮,又憑藉親民價格促使消費者反覆購買,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強化了品牌在大眾心中的認知度與好感度。而輕乳茶產品在瑞幸整體產品矩陣中只是其中之一,更多是作為豐富產品品類的補充存在。
而霸王茶姬則顯得更為克制,推新頻率不高,更強調產品與品牌調性的契合度。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上新了23款飲品。3月21日,霸王茶姬推出輕乳茶輕因系列新品,在飲品中加入白木香葉、酸棗仁等原料,滿足不同耐受人群的健康需求,仍延續其“現代東方茶”理念。
也正因如此的品牌定位,使得霸王茶姬控制產品價格錨點,維持調性一致性。正如文樂所說,“霸王茶姬的定價就是標籤,不能亂”。如果貿然改變原有定價,很可能削弱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獨特性。價格錨點一旦動搖,未來想要漲回來就難了。
汪洪棟也表示,如果霸王茶姬主動打破當下的價格帶,那些原本為“社交貨幣”買單的使用者很可能會流失,同時衝擊品牌長期積累的形象和溢價能力,得不償失。
無論是瑞幸 9.9 元的爆款策略,還是霸王茶姬堅持調性的穩紮穩打,背後都是對品牌發展路徑的深度思考。
*文中林然、阿紫、康康、艾倫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