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血脂、血糖,這三個基本指標是監測人體健康情況的,這些指標如果能保持在正常值範圍之內,人體內各個器官和組織就可以正常運行,如果這些指標長期超過正常值,就容易引發併發症,危害健康。
現如今血糖高在我們身邊是比較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如果不及時降血糖,日子久了,糖尿病就容易出現。雖然說糖尿病本身沒什麼大問題,但是糖尿病引發出來的併發症是很危險的。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血糖,尤其一些容易升高血糖的壞習慣,要儘早戒掉。
一,戒掉“不吃早餐”的習慣
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是需要好好吃的,長期不吃早餐,腹中空空的感覺讓人很難受,而且早餐到中餐間隔時間比較長,熱量攝入中斷了,血糖值降低了,嚴重的可能引發低血糖。
同時,因為沒有吃早餐,到了吃午飯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多吃幾口,導致熱量攝入過多,餐后血糖會迅速上升,加重糖尿病的癥狀。
二,戒掉“愛喝稀飯”的
很多人覺得稀飯是一種清淡的食物,有些糖尿病患者平時嚴格控制主食攝入量,卻喜歡喝稀飯、白粥,雖然這一類主食的糊化程度高,容易消化吸收,但是這類主食在胃裡面的時間比較短,容易吃多,餐后血糖會快速飆升。
其實,糖尿病人吃主食的原則應該是"吃乾不吃稀"。
三,戒掉“長期吃素”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得了糖尿病的人,飲食上要注意清淡,葷素搭配以3:7為主,不過有些人有些偏執,把少吃葷認定為不吃葷,長期只吃素。
但是長期吃素對糖尿病人來說也是不好的,因為蔬菜中的熱量很少,容易有饑餓感,這樣下一餐就會吃得更多,造成高血糖。
四,戒掉“重口味”的習慣
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習慣是不正常的,特別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又鹹又辣的味道會刺激人們的食慾,胃口大開,可以增強食慾,一頓飯可以吃兩大碗。
因為吃得多,熱量就超標了,體內血糖容易升高。如果每天都吃重口味食物,血糖降不下來。
五,戒掉“久坐不動”的習慣
如果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無所事事,不是坐在沙發上就是躺在床上,久時間不動,血液流動會減緩,血液中的脂肪堆積過多,血糖會悄悄上升,血脂水準也會慢慢升高。
為了保護好血管健康,控制體內血糖,就要避免久坐,就算是工作任務重,也應該工作一個小時,主動起身活動一會,促銷血液迴圈,血糖水準也會慢慢恢復正常。
建議每周保持4天的運動時間,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騎車等都可以選擇,如果條件允許,每周還可以進行3次力量運動,像深蹲、舉啞鈴、俯卧撐等。
六,戒掉“熬夜晚睡”的習慣
糖尿病的發病率與睡眠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睡眠時間短,睡眠品質差,對於血糖水準有很大影響,嚴重的還會引發併發症。根據相實驗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時間如果小於6個小時,空腹血糖容易出現異常;睡眠時間小於8小時,糖化血紅蛋白也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所以,糖尿病人晚上不要熬夜,最晚11點前要入睡,每天睡夠8個小時,最少不能低於6個小時。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戒掉以上6個習慣以外,飲食上還需要注意2點:
①可以吃什麼?
糖尿病人的主食要控制澱粉類主食,大米、麵條等要少吃,可以適當增加粗雜糧的攝入比例。蔬菜可以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降血糖。還要多吃豆類食品,魚、蝦,雞胸肉,牛肉等,説明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雖然說糖尿病患者要少吃高糖分的水果,不過對於一些低糖分的水果是可以適當吃,像櫻桃、蘋果、草莓、獼猴桃、聖女果、火龍果等,每天都可以適量吃一些。
②應該怎麼吃?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烹飪食物時盡量少油、少鹽,進食量也要控制,以七分飽為宜,吃飯時要避免暴飲暴食,也不能狼吞虎嚥,應該要細嚼慢咽,少喝飲食,多喝熱水。
糖尿病人想要瞭解更多的飲食方法,可以諮詢醫生,平時也可以多看一些專業的書籍,像這本《糖尿病吃什麼宜忌速查》就很不錯。這本書詳細闡述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遵循的原則與技巧,不僅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還列舉了豐富的實踐案例,讓讀者能夠輕鬆理解並應用於實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