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可是咱們餐桌上的常客,煎炸燉煮樣樣都行,但有時候做出來的雞肉又腥又柴,口感差得讓人懷疑人生。
其實,問題可能出在香料上!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揭秘,做雞肉時最忌諱的4種香料,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第一種:花椒
花椒這玩意兒,麻辣鮮香,做川菜那是一絕,但用在雞肉上,可就有點“喧賓奪主”了。
雞肉本身味道比較清淡,花椒的麻味太重,會掩蓋雞肉的鮮味,而且還會讓肉質變柴。
不信你試試,用花椒燉雞,保准你吃不出雞肉的鮮甜,滿嘴都是麻味,那感覺,就像是在嚼木頭!
第二種:八角
八角,也叫大料,是燉肉時常用的香料,但用在雞肉上也要謹慎。八角的香味比較濃郁,放多了會讓雞肉的味道,變得很奇怪,而且也會影響肉質的嫩滑。
特別是清燉雞湯的時候,千萬別放八角,不然一鍋鮮美的雞湯就毀了,喝起來一股子藥味,簡直浪費食材!
第三種:桂皮
桂皮,味道香甜,是做紅燒肉、滷味的好幫手,但用在雞肉上也要適可而止。桂皮的香味比較霸道,放多了會讓雞肉,失去本身的鮮味,而且也會讓肉質變硬。
特別是做白切雞、鹽焗雞這類,講究原汁原味的菜餚時,千萬別放桂皮,不然雞肉吃起來又柴又沒味,還不如直接啃樹皮呢!
第四種:丁香
丁香,香味濃郁,但味道偏苦,用量一定要控制好。做雞肉時,丁香放多了會讓雞肉發苦,而且也會影響肉質的口感。除非是做特別重口味的菜餚,比如咖喱雞,否則不建議在雞肉中加入丁香。
那麼,做雞肉時該放什麼香料呢?
其實,做雞肉時,姜、蔥、蒜這三樣就足夠了,它們不僅能去腥增香,還能保持雞肉的原汁原味。如果想味道更豐富一些,可以加點料酒、生抽、蠔油等調味料,但切記不要放太多香料,否則會適得其反。
分享幾個做雞肉的小技巧:
焯水去腥:雞肉焯水時,可以加入姜片和料酒,能有效去除腥味。
醃制入味:雞肉醃制時,可以加入鹽、胡椒粉、生抽等調味料,腌制時間不要太長,15-20分鐘即可。
火候控制: 燉雞時,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慢燉,這樣燉出來的雞肉才會鮮嫩多汁。
做雞肉時,香料的使用,要講究“少即是多”,千萬別貪多,否則會毀了整道菜。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到大家,以後做雞肉時,別再放錯香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