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饅頭華麗變身!鮮香營養又易消化,一鍋不夠吃的秘密做法
更新于:2025-03-28 10:07:34

在我們的家中,每次製作饅頭時都會多做一些。無論熱吃還是涼吃,饅頭都十分美味。對於那些不喜歡涼饅頭的人來說,可以選擇回蒸,其口感與新鮮出爐的饅頭一樣柔軟可口。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像我今天這樣創新地烹飪饅頭:既鮮美又香濃,且非常入味。搭配自己喜歡的蔬菜,一鍋出餐,營養健康且易於消化,特別適宜老人和兒童食用。如果你家裡有剩餘的饅頭,一定要嘗試這種做法!

【食材清單】

饅頭、洋蔥、番茄、大白菜、胡蘿蔔

【製作過程】

這是我事先準備好的全麥面饅頭,具體步驟如下:

在碗中添加140克小麥粉、140克全麥粉和8克鮮酵母。

首先將它們均勻混合,然後逐漸加入溫水並使用筷子攪拌至麵粉形成絮狀。接著揉製成軟硬適中或稍微偏硬的麵團。

蓋上蓋子,待麵團發酵至兩倍大。

取出已經發酵好的麵團進行反覆揉制以排出氣體,再揉成光滑的麵團。將麵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並揉成圓形。在蒸鍋里加入適量冷水,將生胚放置在濕布上。

蓋上蓋子,進行二次發酵直至明顯變大(夏天約需15分鐘)。

開大火,上汽後轉中火繼續蒸15分鐘,熄火後焖5分鐘再打開蓋子即可。

將蒸好的饅頭完全冷卻后,放入保鮮袋中冷藏一夜,再切成小丁。

將番茄、大白菜、洋蔥和胡蘿蔔都切成小丁。

在鍋中加入適量油,先倒入洋蔥炒出香味。

接著倒入番茄翻炒直至出汁。

加入大白菜和胡蘿蔔。

繼續翻炒直到大白菜變軟並且開始出水,此時可以加入調味料如鹽、生抽、老抽和蠔油。

繼續翻炒使味道均勻分佈。

倒入饅頭丁,喜歡辣味的可以在這時撒上一些辣椒面、十三香或五香粉,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繼續翻炒直到饅頭丁均勻吸收調味料后即可出鍋。

出鍋前,還可以加入一些芝麻油拌勻,使其更加香氣四溢。我選擇淋了一些橄欖油以獲得更合理的脂肪酸攝入。

這道美食結合了蔬菜與麵食,不僅營養豐富還易於消化,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享用。

使用一半全麥麵粉製作的粗糧饅頭,不僅麥香味濃郁,還能帶來更強的飽腹感。經過炒制的饅頭異常鮮香,加上老抽上色后色澤誘人,令人食慾大增。

【貼心小貼士】

1. 我使用的是全麥麵粉來製作面饅頭。您也可以將其中的全麥麵粉部分替換為玉米麵或蕎麥面。雜糧和精白麵粉的比例可以根據您的喜好進行調整。如果不喜歡雜糧面,也可以全部使用精白麵粉製作白面饅頭。

2. 製作這道炒饅頭時必須使用剩下的饅頭,並且需要將其在冰箱中冷藏過夜。冷藏后的饅頭內部結構會更加堅實,更易於切丁。此外,這樣的冷藏饅頭丁在炒制后仍能保持形態完整,鬆軟同時帶有嚼勁,口感更佳。如果使用新鮮出鍋的饅頭來製作炒饅頭,由於熱氣較大且結構過於鬆軟,切割后容易形成塊狀,炒製時易結團,影響口感和外觀。

3. 這道炒饅頭的關鍵在於:

① 首先炒香洋蔥以增香提鮮;

② 接著炒製番茄出汁,達到酸香開胃的效果;

③ 最後加入大白菜,確保大白菜充分炒出水分后再加入饅頭丁。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饅頭下鍋后翻炒時幹鍋,並且讓饅頭吸收湯汁,使其更加鮮美入味。如果配菜較少導致湯汁不足,建議在加入饅頭后沿鍋邊適量加水再翻炒,以保持饅頭的柔軟度和入味程度,防止幹鍋。但注意不要直接將水倒在饅頭上,以免饅頭吸收過多水分而變得軟塌,影響口感且容易變成粥狀。

4. 最後,加入一點麻油能讓食物更加香氣四溢,但熱量也會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