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政府為困難家庭購買服務
“陪診師”全程陪同獨居老人就醫
|
彭芳(右)、鄭何奕在醫院安慰江賢運(左)老人。 長江日報記者史強 攝 |
□ 長江日報記者史強
獨居的老人身患重疾怎麼去就診?在漢陽區,由政府買單,為困難老人請了陪診師,定期全程接送老人就醫。3月20日,長江日報記者見證了漢陽區76歲的江賢運在陪診師陪同下的就醫全過程。
■ 獨居老人就診,兩位陪診師全程陪同
3月20日9時,陪診師彭芳、鄭何奕來到了漢陽建港社區江賢運家裡。看到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兩人一邊打招呼一邊檢查老人的就診資料,確認無誤後,就把她推出了家門。社區和馬路間有一扇小鐵門,門檻較高,兩人就一前一後將輪椅抬起來。
到了路邊,彭芳用軟體叫了一輛計程車,鄭何奕把江賢運攙扶上了車,兩人陪江賢運坐在後排。一路上,江賢運不停地向彭芳傾訴重疾帶來的問題,彭芳靜靜傾聽,不斷安慰。
15分鐘後,車子抵達醫院。因事先已預約掛號,老人沒有過多等待就見到了醫生。醫生開了5項檢查,其中包括等待時間較長的B超、CT。
彭芳和鄭何奕現場分工。彭芳負責繳費、簽到排隊、取檢查結果、取藥等。鄭何奕則負責陪江賢運聊天,開導她。
16時許,老人完成了全部檢查,彭芳和鄭何奕又叫了一台計程車,將她送回了家。“跟她們見一次我要高興3天。”江賢運對兩人的陪診服務讚不絕口,“感謝政府,自從她們上了門,我就再也不怕去醫院了。”
■ 政府購買服務,老人就診不再困難
江賢運因病雙腿無法行走,出行只能靠輪椅,兩個子女又早逝。以前去醫院,她都是由老伴全程陪護。但老伴去世后,去醫院看病成為她最頭疼的事。
“這樣的困難老人的陪診需求,解決起來並不容易。”建港社區書記吳磊告訴記者,陪診服務涉及困難群眾隱私,同時存在風險和其他因素,社區就嘗試引入社工專案,但只能滿足老人在社區內及周邊的購藥看病需求,無法陪老人去大醫院。
對此,漢陽區推出助醫陪診社會救助服務專案。由政府出資購買服務,漢陽區芳草社會服務中心社工為江賢運這樣的重度殘疾和重症困難群眾提供陪診服務。
彭芳告訴記者,中心現有6位全職陪診師,目前服務物件有414人。她說,陪診師會用自己掌握的資訊為老人優化就醫計劃,減少老人們的奔波。她們都受過專業心理諮詢師訓練,可以隨時隨地給老人提供心理撫慰。
漢陽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2024年完成助醫助行、特藥配送等照護類服務1007人次。今年,該區繼續購買該專案,在保留“助醫陪診”的基礎上,將加大對其他社會救助困難家庭的服務,比如心理疏導、助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