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甬產多體位無液氦磁共振設備獲批上市
更新于:2025-03-27 20:58:29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

全球首台!甬產多體位無液氦磁共振設備獲批上市

破解國外液氦供應“卡脖子”問題,診斷功能也更強

本報訊(記者 孫美星) 記者昨日從寧波市第二醫院獲悉,該院參與研發的全球首台多體位無液氦磁共振設備,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可正式上市。該設備不但破解了進口液氦供應對我國磁共振設備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更突破性地實現讓患者站著接受檢查,極大拓展了臨床用途。

磁共振檢查能發現隱藏在患者身體里的微小病灶,是臨床醫生診斷疾病的好幫手。然而,傳統的磁共振設備需要大量液氦來維持運行,液氦成本高昂,還需定期補充,加之我國液氦自給率不足10%,進口液氦對我國磁共振設備造成的“卡脖子”問題由來已久。此外,傳統磁共振設備因為有液氦的存在,安裝場景受限,設備不能移動、旋轉,患者只能以臥姿接受檢查。因此,少液氦甚至是無液氦成了磁共振設備的研發方向。

為了破解這一行業痛點,2015年起,寧波市第二醫院攜手位於寧波餘姚的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諾丁漢大學組建研發團隊,開啟長達10年的技術攻堅。據寧波市第二醫院影像學科帶頭人鄭建軍介紹,在經歷無數次試驗與失敗后,該團隊最終用直接傳導製冷的方式替代了液氦冷卻,成功打造出全球首台100%無液氦且可旋轉的磁共振設備。

無需液氦,使得這款新型磁共振設備與傳統磁共振設備相比,更輕、更靈活、更安全,患者可以站著或採用傾斜體位接受檢查。“站立位影像檢查更加貼近人體的自然生理狀態,在做腦功能成像、盆底結構、脊柱狀態、關節功能等檢查時,能提供更真實、全面的影像信息。”鄭建軍介紹,這台設備自去年6月投入臨床試驗以來,已完成800余例患者的多體位掃描。臨床實踐證明,其影像檢查精準度不輸於進口同級別設備,而且功能更強大。目前,研發團隊已利用該設備開展了青少年脊柱側彎、女性盆底疾病等多項臨床研究。

“磁共振設備堪稱高端醫療設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這台多體位無液氦磁共振設備獲批上市,是產學醫協同創新的成果,更為未來車載、艦載等可移動磁共振設備的部署開闢了新路徑。”中國體視學學會磁共振成像分會副主任委員王成波教授說,國產多體位無液氦磁共振設備不但破解了進口液氦的“卡脖子”問題,還將有力推動磁共振設備的普及,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