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未來走向何方?如何通過AI串聯起人才、資金、產業?這場論壇一一給出答案。3月28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上,聚焦“未來產業和創新生態:全球智庫之聲”主題,多位院士、學者共話全球科技創新與未來產業,為AI浪潮標註了清晰的發展座標,也分享了AI的更多可能性。在業內院士、學者看來,AI有望助力無形資產變有形,通過人工智慧估值將“技、產、財、融”四條鏈打通。
AI有望助力無形資產變有形
未來產業作為科技創新範式轉變的產物、依託關鍵科技突破及其產業化進程,正逐步引領新興應用場景與消費需求的變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3月28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全球科技創新高端智庫論壇上,多位院士、學者聚焦未來產業,共話全球科技創新。其中,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相關新技術也存在影響產業變局的新可能。
“AI或能夠助力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社會科學領域首位華人終身教授傅曉嵐表示,無形資產的流動交易和擴散,是新質生產力打造的重要源泉,需要把資本、人才、產業打通,也就是“技、產、財、融”四條鏈打通。其中,人工智慧的估值系統或能夠發揮作用。
“人工智慧的客觀估值能夠説明金融企業有相對客觀的估值參考,其控制系統也能説明人才部門從經驗行動到數據透視,從靜態標籤到狀態推演、實時跟蹤,從單向的篩選到生態的判斷,幫助他們更好地做出選拔。”傅曉嵐表示。
傅曉嵐還展望稱,期待這種革命性的方法變得更加客觀和觸手可及,讓更多的創新團隊負擔得起,讓投資領域建立起更強的信心,讓資源實現更加合理的配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未來,將會形成人工智慧和人類智慧相結合的進行最優化決策的場景。AI驅動的平臺,也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2025年將是人工智慧和實體產業應用結合更加緊密的一年,產業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都會爆發,期待新技術發展,科技進步促進人類崛起。
AI聊天機器人功能仍有改進空間
那麼,作為基於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技術的大語言模型,ChatGPT未來又將走向何方?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院士、韓國工學翰林院院士金鎮衡表示,AI聊天機器人功能強大但仍有改進空間,未來可能形成多模態超越文本、新介面及個人化服務,同時,與物理現實世界的交互也可能更加緊密。
金鎮衡坦言,“未來AI聊天機器人應該用於社會公益,例如應對氣候變化、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全球挑戰,我們需要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併發揮其潛力,其中,國際合作至關重要,期待中國人工智慧工作者能在全球範圍內作出貢獻”。
整體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市科技戰略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濤提到了未來產業的幾個特點,他表示,未來產業是由前沿技術驅動的,當前處於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階段的初期,未來產業是具有顯著的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不確定性以及前瞻性的新興產業。
在張濤看來,後續仍要重點推進未來製造、未來資訊、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展望未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我們應以弄潮兒的勇氣,攜手應對挑戰。”
北京商報記者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