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特曼:OpenAI計劃發佈開源大模型;Apple Intelligence全球開放,支援簡體中文等多語種 | 全球科技早參
更新于:2025-04-01 12:57:01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NO.1 亞馬遜推出可控制網路瀏覽器的AI智慧體Nova Act

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周一宣佈,推出一款能夠執行網頁瀏覽器操作的AI智慧體Nova Act,並同步推出Nova Act SDK工具包,供開發者構建智慧體原型。亞馬遜也成為OpenAI、谷歌、Anthropic,以及中國初創公司Manus AI後,又一家試圖在AI智慧體領域打開局面的科技公司。與這些競品類似,Nova Act也是一款讓“AI代理使用者執行基本上網操作”的應用,例如去外賣平臺訂餐、餐廳訂位等。亞馬遜稱,Nova Act在多項基準測試中優於OpenAI和Anthropic的競品。

點評:亞馬遜推出Nova Act意義重大。其一,亞馬遜作為萬億巨頭入場,將加劇AI智慧體賽道競爭,促使行業加速發展。其二,Nova Act在部分基準測試中表現優於競品,若能持續優化並解決現有AI智慧體的常見缺陷,有望憑藉亞馬遜龐大的用戶基礎迅速推廣,進一步提升亞馬遜在AI領域的市場地位。

NO.2 “蘋果智慧”全球開放,支援簡體中文等多語種

美東時間3月31日,蘋果公司宣佈,“蘋果智慧”(Apple Intelligence)正式向全球更多用戶開放,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AI輔助能力,涵蓋文本創作、圖像生成與智慧通知等多個場景。此次更新與iOS 18.4、iPadOS 18.4 和 macOS Sequoia 15.4系統同步推出。從週一起,Apple Intelligence正式支援包括簡體中文、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文、日語和韓語在內的多種語言,並提供新加坡和印度版本的當地語系化英語。幾乎所有主要市場的使用者都可以使用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不再局限於早期的美英使用者。

點評:蘋果公司“蘋果智慧”的全球開放是重大戰略佈局。其一,這將提升蘋果產品的競爭力和使用者粘性,吸引更多使用者購買蘋果設備,增加硬體銷售和軟體服務收入,為公司長期股價提供有力支撐。其二,蘋果智慧的全球推廣將加劇人工智慧領域的市場競爭,促使其他科技巨頭加快自身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整個科技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NO.3 OpenAI計劃發佈開源語言模型

OpenAI CEO阿爾特曼發文扔出一枚“核彈”:“我們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發佈一款強大的開源大模型”。這次 OpenAI 選擇回歸開源初心——這是自 2019 年 GPT-2 之後,OpenAI首次開源語言模型。阿爾特曼“坦誠”:早想做了,但優先順序一直排不上。如今時機成熟,團隊認為“這件事變得重要起來”。雖然未透露具體參數,但官方連用兩個“very”強調目標:“要讓它成為非常、非常優秀的模型”。

點評:OpenAI計劃發佈開源大模型的消息具有重大影響。開源意味著技術的普及和生態的拓展,將吸引更多開發者和企業參與,加速AI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落地,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對OpenAI而言,開源有助於提升其在AI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和使用者。

NO.4 谷歌發佈TxGemma開源模型,助力加速治療性藥物研發

近日,谷歌宣佈推出全新開源模型TxGemma,專為提升治療性藥物的研發效率而設計。這一模型由谷歌DeepMind團隊基於其先進的Gemma模型家族微調開發,融合了強大的語言理解、科學預測以及多輪對話功能,旨在為藥物研發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TxGemma的發佈被視為人工智慧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重要進展,有望大幅縮短藥物從實驗室到臨床的週期,同時降低高昂的研發成本和失敗率。

點評:對於谷歌而言,這展現了其在AI技術跨領域應用的能力,可能提升其在生物醫藥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對生物醫藥行業板塊而言,TxGemma的出現將推動行業向智慧化、高效化發展,吸引更多資源投入相關技術研發。從股市整體來看,這一事件可能激發市場對AI+生物醫藥概念的關注。

NO.5 ChatGPT 原生圖像生成功能已向免費使用者推出

ChatGPT近期推出的AI圖像生成功能引發了巨大反響,尤其是其“吉卜力風格”的圖像生成,受到了眾多網友的追捧。雖然官方還未宣佈,但OpenAI已將ChatGPT這一原生AI圖像生成功能向免費用戶開放。OpenAI此前於3月26日向全球所有ChatGPT Plus、Pro和Team使用者推出了原生圖像生成功能。由於該功能熱度過高,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此前在X平臺上表示,GPU因大規模使用而“過熱”。然而,該功能也引發了爭議。許多吉卜力工作室的粉絲和宮崎駿的擁躉認為這種行為近乎抄襲。

點評:一方面,該功能的開放顯示了 OpenAI 在 AI 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拓展上的強大能力,可能提升其在AI創意領域的影響力和使用者粘性。另一方面,爭議可能引發市場對版權和倫理問題的關注,影響其市場形象和使用者信任度。對AI行業板塊而言,這一事件可能推動技術競爭和創意應用的加速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