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一個正在迅速嶄露頭角的人工智慧工具,正以其驚人的增長速度震撼業界。根據知名AI分析平臺aitools.xyz最新出爐的報告,2025年2月,DeepSeek的訪問量驚人地達到了5.25億次,成功超越了OpenAI旗下的明星產品ChatGPT的5億次訪問量,一躍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人工智慧工具。這一成就標誌著中國AI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儘管從整體規模來看,DeepSeek目前位列第三,總訪問量達到7.926億次,在全球AI工具2月訪問總量的120.5億次中佔比約6.58%,排在ChatGPT和在線設計協作平臺Canva之後,但DeepSeek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尤為這一數據還是在DeepSeek算力資源受限,且面臨騰訊、阿裡、位元組跳動等科技巨頭的流量競爭壓力下取得的。若DeepSeek未來能夠成功擴充伺服器儲備,並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其對OpenAI的衝擊或將更為猛烈。
長遠來看,DeepSeek的開源策略及其顯著降低的訓練成本,有望推動整個行業實現“技術平權”,從而打破大模型現有的競爭格局。李開複,零一萬物的創始人,曾公開表示,當前大模型的核心痛點並非性能上的微小差異,而是模型路線的可持續性。DeepSeek將成本低廉的開源模型免費推向市場,這一舉動無疑對仍深陷巨額虧損泥潭的OpenAI構成了嚴峻挑戰。DeepSeek擁有充足的資金儲備用於模型研發,並已成功將計算成本降低了五至十倍。
“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OpenAI的CEO薩姆·奧爾特曼或許正夜不能寐。”李開複如是說。面對DeepSeek的迅猛勢頭,OpenAI也開始調整策略。奧爾特曼反思了OpenAI對“思維鏈”技術的保守態度,認為這給了DeepSeek等競爭對手病毒式傳播的機會。他坦言,這是一次深刻的警醒,並暗示未來GPT-5可能會免費開放。
近期,OpenAI的更新更多聚焦於產品端,包括API的升級、語音轉錄和語音生成AI模型的發佈等,這符合奧爾特曼“產品套件”的戰略規劃。他認為,如果執行得當,未來五年內,OpenAI將擁有一系列用戶規模達數十億的產品。在他看來,五年後擁有10億活躍用戶的網站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最先進的模型。
然而,一位專注於Agent領域的創業者對OpenAI的產品表現持保留態度,認為其“一般”。相比之下,中國創業者在產品端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隨著DeepSeek推動技術平權,全球範圍內的新一輪競賽即將拉開帷幕。全球投資機構a16z在3月發佈的AI產品流量TOP50榜單中,中國共有19款產品入圍Web端前五十名,佔比高達38%。而在去年8月的榜單中,中國市場僅有8款產品上榜。同期,美國AI產品的數量從33款降至23款,佔比降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