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佈進入機器人賽道,vivo在下一盤“未來棋”
更新于:2025-03-29 15:10:10

當手機廠商入局機器人賽道,是跨界還是必然?

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現場,vivo宣佈成立“vivo機器人Lab”,同時vivo攜藍科技矩陣、vivo混合現實頭顯、6G領域等最新技術成果亮相博鼇會場,這也意味著vivo正式進軍機器人行業。而跨界進入機器人賽道,vivo在下一盤怎樣的棋局?

仔細剖析vivo的技術儲備與行業趨勢,vivo這場跨界更像是一場積蓄已久的戰略升級,手機作為物理世界與數位世界的橋樑,vivo正試圖將這種能力延伸到更廣闊的智慧終端領域。

在AI、6G、MR技術加速融合的當下,機器人行業迎來爆發前夜。Statist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營收將超過460億美元,服務機器人佔據市場主導地位,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30.1億美元。

而vivo的入場,並非簡單追逐風口,而是基於對技術路徑與使用者需求的深度洞察。當機器人需要“看懂環境”“理解指令”“自主決策”時,vivo在影像、AI、晶片領域的三十年積累,恰好成為破局關鍵。

機器人需要眼睛,而vivo可能是全球最懂‘眼睛’的廠商之一。vivo的影像技術積累,為機器人提供了核心“視覺基因”。

vivo自研的VCS仿生光譜技術、微雲台防抖、超大底感測器等硬體,可實現高精度環境感知;而V系列ISP晶片結合夜景降噪、HDR等演演算法,能在複雜環境下穩定處理視覺資訊。

同時,vivo在混合現實(MR)領域的技術積累,為機器人的空間感知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撐。博鼇亞洲論壇上展示的vivoMR頭顯搭載的3D視覺與SLAM空間計算技術,可實現釐米級精度的環境建模與即時定位,這種能力被直接複用至機器人研發中。例如,機器人通過多攝像頭融合與3D重建技術,能快速構建家庭空間地圖,並在動態環境中精準避障。此外,vivoMR設備積累的使用者行為數據(如手勢交互、空間操作習慣),正反向優化機器人的交互邏輯,使其更貼合家庭場景需求。

更關鍵的是,vivo通過藍心大模型與多模態演算法,讓機器人不僅“看得清”,還能“看得懂”——例如識別手勢指令、理解用戶情緒,甚至預判行為意圖。這種能力的遷移,本質上是vivo對“終端智慧化”的深度理解。

手機早已超越通訊工具屬性,成為使用者與數位世界交互的入口;而機器人,則是這一入口在物理空間的延伸。

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在博鼇論壇演講表示:“依託於vivo“藍科技”在AI大模型與影像領域的十年深厚積累,疊加自研混合現實頭顯積累的實時空間計算能力,我們會聚焦孵化機器人的“大腦”和“眼睛”,讓機器人可以“看得懂場景,聽得懂需求,給得了回應”。

事實上,vivo在AI領域的投入已持續多年。公開數據顯示,其AI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藍心大模型參數規模突破千億級,端側算力平臺可支援即時語音交互、視覺識別等複雜任務。這些技術不僅服務於手機與MR設備,更成為機器人“大腦”的核心驅動力。

如果說影像和AI是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那麼6G則是其“神經系統”。vivo在6G領域的佈局,為機器人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可能性。

經過長期的投入和技術反覆運算,vivo的6G原型機已實現下行9.51Gbps速率,並聯合中國移動完成空口測試。6G技術主要實現的就是低空經濟的場景和非用戶類數據傳輸場景,即,利用通信系統在傳輸用戶數據的同時,可實現對物體感知的能力,比如健康監控、低空經濟、障礙物感知等。這意味著機器人未來將擺脫依賴雲端算力的局限,通過端側與邊緣計算實現更高效的自主決策。

此外,AI與通信的深度融合,通過演算法優化網路穩定性,解決信號波動、頻繁切換等痛點,確保機器人遠端操作的即時性與可靠性。而基於X200衛星手機技術,vivo正在探索衛星網路與算力融合,未來或實現偏遠地區機器人的遠端控制與數據回傳。這些技術的協同作用,讓vivo在6G賽道的“預研一代、標準化一代、產品化一代”策略逐漸清晰,6G不僅是更快的通信技術,更是機器人實現“全域智慧”的基礎設施。

值得關注的是,在3月10~14日韓國舉行的3GPP首次6Gworkshop中,vivo成功競選接入網技術組副主席職位,與中國移動等企業共同主導國際標準制定。

機器人不是孤立的產品,而是智慧生態的節點。vivo的商業模式與手機一脈相承,通過硬體入口聯接使用者,以軟體服務構建生態。在機器人領域,這種邏輯同樣成立。例如,家庭服務機器人可通過影像與語音交互,成為智慧家居的控制中樞;工業機器人則能藉助6G與AI,實現生產線的實時優化。

與傳統機器人廠商相比,vivo的優勢在於兩點,一是對用戶場景的深刻理解,通過2.5億手機用戶行為數據,更精准地捕捉家庭、辦公等場景的實際需求;二是技術協同效應,影像、AI、晶片、通信四大模組相互賦能,形成閉環。比如,6G網路的低延遲特性顯著提升機器人遠端操控的流暢度,而端側AI則減少對雲端算力的依賴,降低使用者使用成本。

有業內人士評論到,vivo的入場可能改寫機器人行業的競爭格局。傳統廠商擅長硬體製造,但缺乏用戶場景與軟體生態的深度整合能力。

vivo進軍機器人行業,並非盲目跨界,而是一場基於技術必然性與市場前瞻性的戰略選擇。

不同於部分廠商追求全產業鏈覆蓋,vivo選擇聚焦“大腦+眼睛”核心技術,包括AI算法、影像感知等技術,將機械結構、硬體製造等環節交由專業合作夥伴完成。這樣的模式既避免了重複投入,又通過技術輸出賦能產業鏈。

當機器人從工業領域走向家庭場景,使用者需要的不再是“功能單一的工具”,而是“能理解、會協作的夥伴”。vivo的影像、AI、6G技術,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vivo的入局標誌著智慧終端行業進入“場景重構時代”。手機、機器人、MR設備等終端,正在通過AI與通信技術實現深度融合。

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這樣的場景,vivo手機成為機器人的“智慧終端”,機器人成為家庭生活的“管家”,而6G網路則將這一切串聯成一張無縫聯接的智慧網。

人生的資本
人生的資本
2025-03-26 0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