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女兒接班首年,天齊鋰業虧損79億,蔣衛平聲援:充滿信心、信任
更新于:2025-03-28 13:13:25

紅星資本局3月28日消息,3月27日,天齊鋰業(002466.SZ;09696.HK)舉辦業績說明會,高管通過網路遠端直播的方式交流投資者關心的“2024年虧損79億元”“二代接班”等話題。

在女兒蔣安琪正式接棒的首年,公司出現虧損79億元,創始人蔣衛平在業績說明上對蔣安琪的表現並沒有直接回應。他拋出兩個前提:第一,2024年實際上是鋰行業非常困難的一年;第二,國際環境變化之大始料未及。

蔣衛平稱,“2024年是困難的一年,也是鍛煉他們的一年。”

受產品定價與時間週期錯配影響

2024年虧損79億

近日,天齊鋰業公佈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130.63億元,同比下降67.75%;淨利潤為-79.05億元,同比下降208.32%。

截圖自天齊鋰業2024年年報

紅星資本局查閱天齊鋰業近年財報注意到,這是其自2021年以來的首次虧損。2022年作為“轉捩點”,淨利潤創歷史新高,在此之後,天齊鋰業2023年的凈利潤出現下滑,至2024年由盈轉虧,達-79.05億元。

2022年正值鋰價飛漲的年份,市場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車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漲價,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被推高。

安泰科鎳鈷鋰專案高級分析師曾在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提到,“2020年下半年鋰價的快速回調,刺激了投資。2021年是鋰相關資本開支飛速增長的一年,不僅因為專案估值水漲船高,也因為鋰的標的增加。我們看公告,很多2021年收購或者開建的專案,給出的預計投產時間大多在2023年,預計2023年原材料產量將在2022年基礎上增長34萬噸LCE(碳酸鋰當量)以上,這個增量還是很可觀的。”

從財報來看,2022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收404.49億元,同比增加427.82%;實現凈利潤241.25億元,扣非凈利潤230.59億元。公司稱,這一年,主要受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增加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

如今,時間過去兩年,鋰產品於2024年的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天齊鋰業的鋰產品銷售價格及毛利也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天齊鋰業提到,同時受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週期的錯配影響,本報告期公司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2024年,化學級鋰精礦的市場價格逐步降低,公司向泰利森新採購的鋰精礦價格也隨之下降。

“85”後女兒接班首年

蔣衛平出面聲援

2024年不僅是天齊鋰業轉虧的年份,更是創始人蔣衛平將掌舵權移交女兒的首年。2024年4月29日,天齊鋰業正式官宣換帥,蔣衛平辭去董事長職務,“85後”女兒蔣安琪正式接班。

蔣安琪(左)、蔣衛平(右),圖據天齊鋰業官網

此次在業績說明會上,蔣衛平說,“交班是我到了歲數一定會交,這個交班不僅僅是把董事長名號交出去,而是一個傳承。”他表示,2024年其在董事會上提出交班這件事情,是經過“深入考慮”的。

蔣衛平提及三點理由:第一,在天齊鋰業發展的歷程中,蔣安琪實際上是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週期,經歷了困難時候對應的處置;第二,蔣安琪對企業文化、企業傳承、歷史變革有比較深刻的瞭解;第三,蔣安琪對天齊鋰業的治理體系和管理體系瞭解也非常深入。“所以我是充滿了信心,也充滿了信任。”

關於不同掌舵人之間的理念差異,蔣衛平回應稱,“年輕人跟我們這一輩肯定有不同,如果完全一樣,那企業的發展可能就受到限制了,或者是沒有發展的希望。”他認為,蔣安琪帶領的團隊的理念,在其看來實際上對企業發展有更穩定更明確的思路。

蔣衛平還表示,作為名譽董事長和董事,其本人目前只參與了戰略投資委員會、薪酬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另外再給一些建議、一些支持來説明或者提醒管理團隊,這些建議對他們有好處他們就用,沒有好處他們可以不用。”

就蔣安琪接棒以後的表現,蔣衛平並沒有直接回應。他拋出兩個前提:第一,2024年實際上是鋰行業非常困難的一年;第二,國際環境變化之大始料未及。

蔣衛平稱,“2024年是困難的一年,也是鍛煉他們的一年。”

“我覺得2024年接棒以後是一個很好的經歷,同時我也認為是滿意的經歷。”蔣衛平最後還提及,目前公司管理團隊也在深入思考,如何讓周期變化對天齊鋰業的影響減小到一個不要傷筋動骨的程度。

公開資料顯示,蔣安琪1987年生,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16年2月及2018年7月起,蔣安琪分別擔任天齊集團副總經理及董事,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擔任天齊集團總經理,並於天齊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擔任多項職務。自2017年2月起,其擔任天齊鋰業董事,並於2024年4月起擔任天齊鋰業董事長。

編輯 鄧淩瑤 綜合自澎湃新聞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