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據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消息,工作人員在景區珠噶納措濕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首次記錄到5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活動蹤跡。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空降”四姑娘山 圖據四姑娘山景區
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科研處處長楊晗介紹,3月27日上午,工作人員通過航拍畫面觀察到5只黑頸鶴在濕地水域悠然踱步、覓食。
航拍畫面中,黑頸鶴修長的身姿與雪山、碧水、草甸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動態的生態畫卷。作為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繁殖的鶴科鳥類,黑頸鶴對棲息環境要求極為嚴苛,需滿足高海拔、水草豐茂、水質優良及低人類干擾等條件,其現身印證了四姑娘山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力度,並密切關注黑頸鶴的生活狀況,為其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楊晗表示,此次發現是景區及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的直觀體現,也為全球黑頸鶴遷徙與棲息研究提供了新視角。目前,四姑娘山已記錄到1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包括黑頸鶴、綠尾虹雉、斑尾榛雞、雉鶉、胡兀鷲、金雕、黑鸛等7種鳥類,以及大熊貓、雪豹、川金絲猴、羚牛、林麝、馬麝等6種獸類。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郭宇 責編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