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主持發佈會發佈自己!追覓科技孵化,下月將參加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
更新于:2025-03-28 00:48:22

衡宇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得叻,現在機器人公司的發佈會,都由人形機器人自己主持了。

就是它,魔法原子(MagicLab)正式亮相的人形機器人,身高174cm的小麥 ↓

上來先是一波回憶殺,介紹了自己1年零幾個月的練習時長里都進化了些啥。

比如一雙靈巧手,每隻已經有11個自由度,單指、單手握力等都更上一層樓:

從最早的經典控制路線,到如今的RL、模仿學習技術路線,走路和跑步都越來越自然、穩健,速度和步態也越來越像咱們碳基人。

走路速度從0.3m/s逐漸提升,目前持續跑步速度可以達到2m/s。

據說下個月北京亦莊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它也要去湊熱鬧。

但這場發佈會上展示出來的,遠遠不止這些。

不滿足只當“工廠打工人”

光說不練假把式,小麥分享了其在工業和商業兩大應用場景中的表現。

先來看工業方面——

去年11月,小麥已經進駐合作夥伴追覓科技工廠,在零部件上下料、物料搬運、產品檢測等崗位實訓。

經過幾次技術路線反覆運算——從最初的視覺識別、位姿估計和軌跡規劃的經典技術路線,進化到快慢雙系統的端到端技術路線——小麥已經是個工廠熟練工了(doge)。

至今,入廠3個月有餘的小麥拿出了自己的季度KPI:

在高速數字馬達上下料工序中的成功率和效率,均實現了多倍提升。

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介紹,之所以選擇家電製造領域切入,是家電製造存在品種多、產線柔性需求高的特性。

既有簡單場景,又有複雜場景,“人形機器人需要大規模、群體性工序場景做數據採集、訓練學習與能力驗證,有利於加快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時間”。

再來看商場方面——

發佈會上展示了一個幾乎完全由小麥擔起服務大任的商業體場景。

停車場交通疏導、汽車門店導購、餐廳服務員、美髮從業者……

基於視覺語言大模型能力,小麥識別分析用戶特徵,基於相關信息預測使用者偏好,提供對應服務。

它甚至能根據顧客手上的手錶類型和運動鞋磨損程度,判斷顧客喜歡戶外運動,然後推薦相應的SUV車型……

對於未來職業規劃,小麥表示不滿足於只做“工廠打工人”,商業、家庭等場景都將成為落地應用的方向:

我將像手機、汽車一樣陪伴在大家身邊,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

發佈會上進一步透露了小麥背後公司魔法原子的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

預計今年將有400台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商業場景。

與此同時將啟動“千景共創計劃”,將拓展1000個合作夥伴,打造1000個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場景。

百萬級真實數據打造具身智慧大模型

小麥為什麼能幹好這些事?

發佈會上給出了答案,該公司首個具身智慧大模型「原子萬象」登場。

知道你們想問什麼,是他們公司自研的~

官方介紹,該模型具備深度場景理解能力,可精準處理語言邏輯、視覺資訊及動態環境參數,同步生成即時運動指令。

目標就是要構建具備環境適應能力人形機器人,利用真實數據不斷完善與優化模型,提升機器人與環境的交互能力。

劃重點,“真實數據”。

Dei,為了採集足夠多的真實數據,魔法原子與追覓科技合作。

通過持續採集生產環境中的真實數據,魔法原子已經累計形成數百萬條高價值訓練樣本。

魔法原子副總裁陳春玉介紹,原子萬象融合視覺語言大模型與動作專家系統,構建了快慢雙模協同架構。

其中,“快系統”基於動作專家模型打造,能夠回應環境變化,保障機器人各個部位快速適應環境。

“慢系統”基於多模態大模型打造,負責理解複雜環境,並規劃長期任務。

在人形機器人端到端框架中,快慢雙模協同架構一把子把空間智慧、語言智慧和行為智慧統一起來了——這就是小麥成為出色打工人的秘訣。

追覓科技孵化的獨立機器人公司

細心的朋友們可能發現了,小麥進廠打工,去的是追覓的工廠;採集真實數據,也適合追覓合作。

追覓科技成立於2017年,現在已經發展為一家涵蓋智能家電、機器人技術及全球化品牌運營的科技獨角獸。

魔法原子與其大有淵源——

魔法原子是由追覓孵化的獨立機器人公司,公司於2023年12月註冊,與2024年1月正式起航。

去年8月,追覓發起規模達110億元的機器人產業創投基金(CETA),魔法原子正是該基金孵化的重點專案之一。

去年12月,追覓旗下的產業投資機構追創創投,還領投了魔法原子1.5億元天使輪融資。

今年3月的AWE上,小麥就已經在追覓展臺初亮相了。

△圖源:追覓創始人兼CEO俞浩微博

目前網路公開最新數據,截至去年12月,魔法原子團隊有約100人,核心成員多畢業國內外知名高校,其中研發人員佔比80%以上。

此外,魔法原子的創始班底也有多年的機器人經驗。

譬如發佈會上參與圓桌環節的,有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

吳長征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是中國最早參與四足機器狗研發的團隊成員之一。

2018年,吳長征加入普渡機器人擔任研發團隊負責人,主導四足機器狗等產品的技術開發工作。

在普渡期間,他帶領團隊攻克了四足機器人運動控制、環境感知等關鍵技術,例如動態平衡演算法和複雜地形適應能力

2021年,小米推出的四足機器人鐵蛋,就是由吳長征帶領的研發團隊(即後來的魔法原子創始團隊)完成。

鐵蛋之後,他又開始推動自主品牌機器狗Eame One。

2024年魔法原子成立,他是創始團隊成員。

One More Thing

發佈會上還有另一個身量小小但不容忽視的主角:

魔法原子的四足機器狗。

搭載自研的情感交互系統,能空翻、能跳舞的那種。

和人形機器人肩上的擔子不同,它分配到的任務是“主打情感交互與多場景服務能力”。

作為發佈會彩蛋,全新專案“光引001”也和這隻狗子密不可分——

魔法原子正在打造提升視障人士出行便利性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致力於讓先進科技惠及特殊人群。

主要是依靠環境感知能力,在遇到障礙物、通過路口等複雜場景中,引導視障人士進行避讓,並通過語音進行提醒。

誰說以後的導盲犬,一定得是真的狗呢~

一鍵三連「點讚」「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