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百味雞為什麼能成功上市?終於有人講明白了!
更新于:2025-03-28 00:08:21

不做爆品、不做網紅、不走捷徑,是餐飲企業成功穿越週期的核心秘訣。

本文為智連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原紫燕食品副董事長桂久強在“2025中國餐飲產業節”上的演講實錄,紅餐網整編發佈。

今天,我將圍繞“如何打造餐飲的核心競爭力”這一主題,結合自身多年的投資與管理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些看法。

△智連資本創始人&董事長

原紫燕食品副董事長桂久強

紫燕食品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座的不少餐飲同仁,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帶領自己的企業登上A股市場,敲響勝利的鐘聲。

中國餐飲企業中,同慶樓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後一家在A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同慶樓是安徽最大的婚慶餐飲品牌。紫燕食品(以下簡稱紫燕),同樣是A股市場上的食品連鎖企業,細分賽道屬於佐餐連鎖。

2022年9月26日,紫燕在上交所主機板敲鐘,然而,僅僅三個月後,證監會就出臺了相關政策,全力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硬科技、“卡脖子”技術以及進口替代領域的高科技行業,資本市場、資金資源等也一律向這些領域傾斜。而餐飲連鎖、食品等類企業上市之路,暫時被阻斷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餐飲行業不受待見,餐飲是一個跨越週期的,具有長效性和弱週期性的行業,是人們生活的剛需,生命力非常強。

但是,行業整體生命力強,並不意味著每個餐企的生命力也很強。每天都有大量新企業湧入這個賽道,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就像可口可樂在南非市場,曾用了三年時間打敗了百事可樂,隨後十年稱霸市場,幾乎沒有新的競爭對手。但在中國,可口可樂沒有打敗百事可樂,並且還面臨著每周都有新對手出現的局面,競爭永無止境。剛幹掉一個,再進來三個。看看我們身邊的飲料品牌,除了娃哈哈、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等知名品牌,還有眾多新興品牌,產品豐富多樣,每個品牌的生命力、競爭力都非常強。

我們所處的餐飲市場環境也類似。

回顧2013年,我剛加入紫燕時,市場上流傳著“四大不上市、不進資本市場企業”的說法,而“四大”指的就是華為、順豐、老乾媽和紫燕。這四家企業業務發展都很好,也不缺錢,因此對資本市場並不感興趣。但後面經過了多次溝通,才成功說服了紫燕的創始人,將企業推向資本市場。

大家對紫燕應該並不陌生。紫燕在成都擁有200家門店,在上海有600家門店,全國門店總數超過6300家。不同的人對紫燕有著不同的認知,很多消費者提到紫燕,首先想到的是夫妻肺片、藤椒雞等產品。而在投資機構眼中,紫燕的價值遠不止於此。

△圖片來源:紫燕百味雞官方微博

餐飲行業最大的難題之一是標準化,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曾提出,魚香肉絲為什麼無法走向世界?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無法標準化,一個廚師一把勺,兩家店做出的魚香肉絲味道可能大相徑庭。

沒有標準化,哪來的連鎖化?這是中國餐飲最大的障礙。而紫燕作為佐餐、涼菜,成功解決了產品口味一致化和標準化的難題。

之前,國內一家頂級投資機構曾對紫燕進行深度調研。他們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四個城市分別購買紫燕的產品進行盲測,結果發現不同城市的產品口感幾乎沒有差異。一道涼菜,不是高科技產品,也不是一瓶礦泉水,居然能夠在調味品、食材和工藝上做到如此高度的一致,這其實就是紫燕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取決於企業老闆

從投資的角度看,紫燕的夫妻肺片具有定價權。定價權也就是指市場上只有你擁有某款產品或服務時,你能夠自主決定價格。如果大家都有相似的產品,你就喪失了定價權,只能打價格戰。

舉個例子。蘋果公司的產品具有獨特的設計和技術,消費者願意為其支付較高的價格,蘋果因此擁有定價權。包括微軟Microsoft、Windows等也都有定價權,10年前的特斯拉也是如此,特斯拉現在的定價權沒有那麼強了,因為國內的新能源趕上來了。我想強調的原理是,你的定價權取決於你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而你的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取決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老闆。

我們每年都會看200-300家企業,和形形色色的老闆聊天,作為投資人,我們更喜歡找老闆是產品經理的這類企業,包括我們投紫燕,投火鍋、烘焙、燒烤等,都是遵循這一邏輯。

什麼叫產品經理?我一說產品經理,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雷軍、馬斯克、比爾·蓋茨、袁隆平、馬化騰等等,他們都是產品經理。比如馬化騰是做程式設計出身,他對整個業態非常瞭解。也並不是說只有產品經理創辦的企業可以投,只是以我們的投資角度來說,我們更喜歡投這類企業。

紫燕的創始人鍾總鍾懷軍,就是一位我們一直想找的產品經理類型。他對產品的口感有著極高的要求。

△圖片來源:紫燕百味雞官方微博

當時我和鍾總負責兩個不同的板塊,他本人對行銷、企業資訊化、ERP 和金蝶的運用,乃至上市都不感興趣。他說把產品交給他就好,比如雞做得怎麼樣,牛肉和豬肉做得怎麼樣,他一嘗便知。

事實上也是如此。他吃一口雞,就能判斷出雞的生長週期是否符合標準;吃一口鵝,就能辨別出鵝是用東北玉米還是山東玉米餵養的。有時,我們一起吃飯,我會很“痛苦”,因為我們覺得一桌饕餮盛宴就著小酒挺快樂的,但是他一吃,不是說豬肉老了,就是說牛肉柴了,或者是雞肉的飼養天數不夠。我們有時忍不住說:“老闆,能不能讓我們開心吃頓飯,我們覺得這桌菜不差的。”可在他眼裡,這些菜就是難以下嚥。

然而,恰恰是這種對產品的嚴苛把控和敏銳洞察力,造就了紫燕產品的高品質,也成就了今天的紫燕。

產品主義,就是要將某個要素做到極致

說件有趣的事。2017年,一家已經上市的A股鹵味企業,帶著一眾高管前來紫燕交流。交流過程中,這家企業的老闆坦言,他們嘗試過模仿紫燕的產品,但學了兩年,始終做不出來。他說,我們的產品在不同地區、不同月份,甚至是每天的不同銷售時段,口味差異都很大。

比如有的產品,中午12點的時候看著還光鮮發亮,但到了下午5點味道就全變了。根本無法做到像紫燕那樣保持穩定的色香味。最後,這位老闆甚至提出希望成為紫燕的股東,投資紫燕。當然,我們還是婉言謝絕了那位老闆的好意和誠意。

這就回到產品主義的主題,在座各位創始人,各位餐飲老闆,可以想一想是否做到了自己的產品別人學不會。

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投資茶飲行業。說起茶飲,大家都知道蜜雪冰城,最近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前幾天市值已經突破千億了,成為新茶飲賽道市值最高的企業。蜜雪冰城的成功並不是把產品做到了極致,而是將價格做到了極致。

大家提到海底撈,就想到服務,說起蜜雪冰城,就想到便宜。服務或便宜,你總要佔一樣。

賽百味作為全球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之一,在全球擁有4.8萬家門店。去年,蜜雪冰城還排在第四,第一是賽百味、第二是星巴克、第三是麥當勞。現在蜜雪冰城成了全球第二大連鎖企業。僅在印尼,蜜雪冰城就開出了2600多家門店,已經超過了很多同行在國內的門店數,這是蜜雪冰城能把價格做到極致的核心原因。

產品主義,就是要將產品的某個要素做到極致,可以是產品的價格、工藝,也可以是產品的某項服務。各位餐飲同仁,你們需要審視自己的企業,思考能將什麼做到極致,這就是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作為紫燕的投資人,同時兼任副董事長8年。這 8 年裡,我每周固定來公司上一天班。很多人都說炒股炒成股東,而我是投資投成了職業經理人,某種程度上,都快成打工的了。不過,也正是因為與公司團隊齊心協力,紫燕才能穩步發展。

紫燕的老闆、董事長鍾總主抓產品,這是天賦不可複製,學也學不會。我跟他學了快10年,依舊辨別不出吃進嘴的鵝,到底是用東北玉米還是山東玉米餵大的,反正我覺得都蠻好吃的。

這樣極致的天賦,造就了今天的紫燕,這些東西是不可複製的。紫燕曾經也有很多競對,但都走不遠。我經常跟鍾總說:“又有個竟對了。”鍾總說:“走不遠的。”潛意識裡,他知道自己的天賦和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是不可複製的。

但從管理層面看,紫燕和很多餐飲企業一樣,產品做得不錯,市場影響也做得不錯,但在後台的管理往往會遲滯於業務的發展。

我早期是做企業資訊化管理的,在全球最大的管理軟體公司SAP工作多年,對企業管理版塊比較熟悉。因此 我利用自己在企業資訊化管理方面的經驗,深度介入紫燕的資訊化、平臺搭建、職業經理人建設等各個方面,為紫燕的管理賦能,幫助企業理順商業模式,最終實現了上市。

8年來,我們也見證了中國餐飲連鎖企業、食品連鎖企業的高速發展。

企業具備長遠生命力的秘訣:不做爆品、不做網紅、不走捷徑

最後,我想和大家聊聊上海的“人和館”這個品牌。

很多餐飲老闆表示,週一到週四客流量低迷,是中國餐飲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在週末聚餐吃飯後,週一便回歸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軌道,因而餐飲行業在星期一的客流量往往較為低迷,餐廳的營業額普遍不會太高。

但我第一次去人和館恰巧是在週一,當天還下著暴雨,人和館也沒有停車場,本以為這樣的天氣和時間,餐廳的生意會比較冷清。但我當天是傍晚5點半到店的,發現店裡人滿為患,6間包房也早早被預訂了,晚上8點半離開時,店裡依然很多人排隊,並且已經翻了三次台。

人和館的老闆說,自己從來沒有打廣告,甚至不知道抖音的用途是什麼。不過,老闆說,他們始終專注於做好每一道菜,自2014年開張以來,功能表從未更換過,始終只保持最開始的32道菜品,但他們對每道菜的原材料把控越來越嚴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例如,他們的豆腐是與浙江一家企業簽訂獨家代理協定,只供其一家使用;蟹粉也是與陽澄湖的企業合作,擁有獨家秘方。

老闆說:“我們從來不追求功能表的更新,因為人的味覺、味蕾是非常忠誠的,7歲以前就定了。比如四川人對川菜的愛好永遠要勝過粵菜,廣東人,你給他再高檔的川菜也沒有用。所以,基於對味蕾的忠誠,我們只要把每道菜做好,不要整天想著花花腸子。就像蟹粉,我們調製了20次以後定下來的味道,一旦定了就不變了。”

你如果問,人和館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其實沒有秘訣,但恰恰印證我們以產品主義為核心競爭力的主題。

過去一年,我常常提及一個現象,包括今年有不少企業老闆找到我說:“桂總,我要做款爆品。”

每當這時,我都會忍不住反問:“老闆,你這是在開玩笑還是來活躍氣氛的?忙活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才想著做爆品?之前那麼長時間都在忙什麼呢?”

在我看來,這樣的老闆心態都太過浮躁了。看每一款產品都像爆品,打造每一款產品都像下賭注一樣。可是,我們不投賭徒,我們只投產品經理。

之前,有一家四川企業想去上海發展,邀請我們去做諮詢,探討如何打開產品銷路。他們拿出來的方案,都是通過藉助小紅書、抖音等平台進行推廣。但在我看來,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產品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自身品質,小紅書、抖音只是行銷管道,這些管道人人都能利用,根本無法決定產品的命運。

試想一下,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蘋果、海底撈,哪個連鎖企業是通過直播“賣”出來的?不要老想著做網紅。

△圖片來源:海底撈

再者,做餐飲,千萬不要總想著走捷徑。大家都說做高科技行業艱難,可在我看來,餐飲行業的辛苦程度絲毫不輸高科技領域。

高科技比較小眾,入場的人比較少;餐飲看上去門檻低,但進來的人太多了,競爭激勵程度堪稱“紅海中的紅海”,根本沒有捷徑可走。

試問一下,你覺得你開發了一款爆品,你覺得它就是爆品嗎?為什麼我不投茶飲行業?因為我個人覺得茶飲行業沒有生命力。這個行業的飲品太容易仿製、門檻太低了,例如今天開發出一款產品,一個星期之內所有的竟對都上架了,最後只能通過價格戰突圍。

當然,如果你的企業能以高強度開發產品,別人三個月推出一款新品,你能做到三天一款,這也算是一種 “產品主義”。但問題是,這樣的開發強度,又能維持多久呢?

做餐飲,沒有捷徑可走,不要做聳人聽聞、吸人眼球的爆品,不要妄想做網紅,要踏踏實實把自己的拳頭產品打磨好。

所有偉大的企業都不是靠爆品養成的,海底撈沒有爆品,星巴克也沒有爆品。但他們一定有自己長紅的產品,能產生長尾效應的產品,這才是企業真正具有長遠生命力和長遠競爭力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