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這個曾以“安全”為金字招牌的北歐豪華品牌,如今在中國市場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24年,沃爾沃交出了一份令人沮喪的成績單,全年在華銷量僅為15.64萬輛,同比下滑8%,創下近六年新低。這一數字不僅被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品牌超越,更暴露了沃爾沃在中國市場的潰敗之勢。
降價,這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救市策略,如今卻成了沃爾沃的一大痛點。主力車型XC60和插混版S90的價格大幅下滑,但銷量依然未能止跌。這種降價換量的做法,不僅透支了品牌溢價,更讓消費者對沃爾沃的保值率產生了嚴重質疑。更為嚴重的是,降價並未能挽救沃爾沃的銷量,反而讓經銷商體系陷入了惡性循環。多家轉銷商因盈利壓力退網,車主售後無門,管道崩塌與銷量下滑形成了惡性循環。
2024年,廣匯集團旗下多家沃爾沃4S店關閉,瀋陽尊榮沃爾沃旗艦店“突然消失”,車主售後無門。退網潮並非孤例:2018年河南東安集團因返利糾紛與沃爾沃對簿公堂;2023年中山經銷商因經營不善退網後轉投自主新能源品牌。
除了銷量下滑和轉銷商退網外,沃爾沃還面臨著配件“調包”的醜聞。部分經銷商通過模糊“寶華韋健”音響標識,將山寨配件包裝成原廠選裝,涉案金額超千萬元。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沃爾沃對管道管理的失控,更讓消費者對沃爾沃的品質產生了嚴重懷疑。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曾宣稱“要旗幟鮮明反對內捲式惡性競爭”,但現實卻是沃爾沃淪為價格戰中的被動參與者。而當車主們發現自己的愛車被安裝了山寨音響時,沃爾沃官方的敷衍聲明和“踢皮球”式處理更是讓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降至冰點。這種“踢皮球”式處理,與袁小林“唯愛與生命不可辜負”的宣言形成鮮明對比。
新能源轉型的乏力,更是沃爾沃的一大敗筆。早在2017年,沃爾沃就高調宣佈全面電氣化戰略,但八年過去,其新能源布局卻顯得“虎頭蛇尾”。推出的純電車型EX30和EM90銷量慘澹,原生純電平臺SPA2更是至今跳票。這種滯後直接反映在數據上,2024年沃爾沃全球純電車型銷量佔比僅23%,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佔比更是不足1%。這不僅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更讓消費者對沃爾沃的技術實力產生了嚴重質疑。而袁小林在2024年成都車展上強調的“電氣化產品矩陣初具規模”,在EX30的慘澹銷量面前顯得尤為諷刺。
而沃爾沃賴以生存的“安全”標籤,如今也面臨著崩塌的風險。車質網數據顯示,2024年沃爾沃投訴涉及發動機故障、車機死機、倒車影像失靈等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召回記錄更是觸目驚心,全年因安全帶螺栓未擰緊、制動模組缺陷等問題召回數千輛,甚至純電車型也因電池熱失控風險被召回。這些質量問題不僅讓消費者對沃爾沃的安全性能產生了懷疑,更讓沃爾沃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嚴重損害。
諷刺的是,袁小林反覆強調的“安全”“長期主義”等理念,在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袁小林曾高調宣稱“安全是沃爾沃97年來的DNA”,但如今,這個DNA正在被一次次的質量醜聞改寫。
沃爾沃的困境,不僅僅是市場銷量的下滑和經銷商體系的崩塌,更是品牌價值觀和品質的雙重崩塌。當轉銷商欺詐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當質量問題被推回給使用者,當“安全”淪為行銷話術時,沃爾沃失去的不僅是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信任,更是品牌的未來和生命力。
如今,沃爾沃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面對困境和挑戰,沃爾沃需要深刻反思並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否則,這個曾經輝煌的北歐豪華品牌,可能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逐漸消失。
來源:三劍客精選
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資訊!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