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深耕室內樂領域四十年,培養了大批熱愛室內樂的觀眾。在音樂總監余隆和樂團的全方位支援和孵化下,左岸音樂節在上海起錨。
4月11日-20日,第二屆左岸音樂節歸來,10天8場室內樂將在上海交響音樂廳、黑石M+園區TRI第三空間陸續上演。
今年的音樂節,依然群星雲集。“本著對室內樂的熱愛,我們依然邀請了當國際上最出色的音樂家來展現最動人的音樂,為上海的古典音樂聽眾再續室內樂的紛呈與精彩。”左岸音樂節藝術總監左章介紹。
演出陣容
4月11日開幕音樂會,小提琴家陳銳將與上海交響樂團的弦樂演奏家們,共同演繹維瓦爾第《四季》和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維瓦爾第《四季》(1723年)通過小提琴與弦樂的對話,描繪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輪迴。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1965-1970年)充滿現代都市風情,用爵士元素展現了城市生活中的四季風貌。兩部作品將在同一場演出中相遇,帶來跨越時空的音樂之旅。
陳銳常年與世界頂級樂團合作,並活躍於新媒體和舞臺之外,用多重身份創造了遠不止於古典樂界的影響力。4月18日,陳銳還將舉辦首次上海獨奏音樂會,演繹巴赫、貝多芬、巴齊尼和奇克·科里亞等作曲家的作品。
卡里多爾弦樂四重奏是當今最傑出的室內樂團體之一。4月12日,他們將牽手鋼琴家左章、大提琴家納列克·哈赫納扎良,帶來兩部室內樂的巔峰之作——德沃夏克《第二鋼琴五重奏》和舒伯特《C大調弦樂五重奏》。4月13日,他們還將帶來美國音樂專場——電影《林肯》配樂作品的亞洲首演。
在“布拉沃!韋爾”音樂節,小提琴家黃俊文曾代替安妮-索菲·穆特演奏莫札特《第四小提琴協奏曲》,從音色、音準到技巧,贏得廣泛讚譽。4月14日,黃俊文將攜手鋼琴家左章、大提琴家納列克·哈赫納扎良,演繹貝多芬和阿連斯基的鋼琴三重奏,兩位作曲家分別代表德奧古典傳統與俄羅斯浪漫主義。
值得一提的是,納列克·哈赫納扎良是柴賽大提琴金獎得主,也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音樂節上,他將亮相多台音樂會,獻演德沃夏克、柯達伊、勳伯格、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不同風格的室內樂,展示他對民族音樂、傳統調性和現代技法的理解和技藝。
小提琴家本傑明·拜爾曼前不久迎來柏林愛樂首秀,一首科恩戈爾德《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廣受好評。薩拉·麥克爾拉維精通小提琴、中提琴,有著優雅、奪目、敏銳的音樂技巧。4月17日,二人將同台獻演“拉威爾誕辰一百五十周年”音樂會,紀念印象派大師。
鋼琴家鄧尼斯·科茹欣是歐洲各大音樂節的常客。4月16日,他將攜手青年指揮金鬱礦、新古典室內樂團,演繹門德爾松《d小調為鋼琴、小提琴和弦樂隊而作的協奏曲》。14歲的門德爾松為協奏曲體裁增添了一縷青春氣息,該作融合了鋼琴和弦樂的對話,以清新的風格征服無數聽眾。
4月20日閉幕音樂會,肖賽銀獎得主盧卡斯·傑努薩斯將攜手鋼琴家左章,與上海交響樂團的打擊樂演奏家,演繹巴托克《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陳亦柏、二胡演奏家陸軼文等也將加盟,帶來東方與西方、民族與世界相融的現場。
音樂會與海報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