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我為什麼不能堅持跑步?或許就是沒做到這10條
更新于:2025-03-26 07:01:45

大眾路跑賽季又回歸了,有的人開始摩拳擦掌報名、備戰、參賽;有的人卻從原來的參與者變成了看客。

每一年,都有一批人興致勃勃地加入路跑大軍,同時,也有一批人意興闌珊地離開了跑圈。

每個人開始跑步的理由各種各樣,但離開的原因無非是傷病、疲勞以及抽不出訓練的時間。事實上,跑者千千萬萬,但真正能從跑步中得到回報,甚至將跑步變成生活一部分的人並不多。

為什麼總有人半途而廢,無法堅持?

美國媒體《Runner's World》就通過對於眾多資深跑者和跑步教練的跟蹤採訪,總結出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跑者的10條法則。

法則一:做一名晨跑者

如果弄懂了跑步的本質,就很容易在時間上做出選擇——跑步是一件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它容易被工作會議、家庭聚餐或者考試複習等重要並緊急的事情干擾。

正因如此,將跑步放在每天最不容易被干擾的時段,這樣就不會輕易放棄了。

但另一個問題是,如何保持晨跑的積極性呢?

首先,保證前一天晚上按時睡覺;其次,提前準備好跑步裝備,這樣你就能在第二天早上迅速出門鍛煉;第三,盡量不要一個人晨跑,找人和你一起克服早起的慵懶。

法則二:保證6到9個小時的睡眠

很多人無法堅持跑步,是因為每天都覺得“太累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睡好。

保證睡眠、避免熬夜其實有一些小竅門。跑者可以以一個月為期限,養成每晚比前一晚提早15分鐘入睡的習慣。

然後,切記睡前關掉所有電子設備,嘗試做些放鬆的事情,因為電子螢幕所發出的藍光會減少褪黑激素的分泌。

法則三:拒絕久坐

眾所周知,久坐行為會危害健康,也會影響跑步品質,因為休息的時候,髖部屈肌和腿筋會收緊,導致姿勢下沉,增加受傷的風險。

要拒絕久坐,跑者可以設置鬧鐘提醒自己站起來運動,或者為自己制定一些規則,比如在辦公室時,可以要求自己每當有人走進辦公室,你就需要站起來。

法則四:跑后拉伸和使用泡沫軸

重複的跑步動作會使肌肉緊繃,增加受傷的風險。

所以跑步之後的靜態拉伸可以説明肌肉恢復到常態。在拉伸的基礎上,借助泡沫軸可以緩解一些仍然沒放鬆的部位。

法則五:搭配力量訓練

根據《運動醫學》雜誌上的學術研究,鍛煉肌肉並且提高肌肉力量,能提高你的跑步成績,減少受傷的風險,保持身體的健康。

但對於很多跑者而言,力量訓練帶來的酸痛和撕裂感是一開始無法適應甚至會主動放棄的,那麼跑者可以選擇參加一些比較有趣的訓練課程,比如普拉提、杠鈴課等。

或者你也可以試試把運動碎片化,比如早上起床時做平板支撐,上班前做俯卧撐等,總之要“見縫插針”

法則六:定期進行交叉訓練

在訓練計劃里增加交叉訓練,是提高跑步樂趣的一種重要方法。

跑者可以增加游泳、騎車或划船等有氧運動,因為不同肌肉群的鍛煉,可以糾正肌肉的不平衡狀態,使身體更強壯。

法則七:延長跑步時間

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長跑可以增強耐力,為肌肉輸送營養血液,增強骨骼和韌帶,以此為跑步比賽做好準備。

對於跑步菜鳥或者每個月跑步總里程少的跑者來說,首先需要每周有規律跑步三到四次,然後其中一次的跑步時長需要1小時以上。之後,根據身體情況,將每周最長的跑步時間增加10%,但每次增加的量不要超過3.2公里。

法則八:每週一次“不插電”跑步

大家總是習慣聽著耳機裡的音樂奔跑,但是偶爾“摘下耳機”也別有一番滋味。

以一種沒有任何電子設備輔助的方式跑步,這樣一來,你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節奏和路途的風景,從專注的沉思中釋放一天的壓力。

法則九:每天吃早餐

一項關於減肥成功者的研究表明,78%的減肥成功者會定期吃早餐。

早餐能夠為一整天的活動奠定能量基礎,它可以修復你在鍛煉中受損的肌肉,補充能量。

比如你可以吃一頓大約300到400卡路里的早飯,其中50%是農產品,25%是全穀物,25%是瘦肉蛋白。當然種類因人而異,三明治、沙拉等都可以。

法則十:自製健康食物

《環境與公共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外出就餐頻率越高,BMI指數可能就越高。僅僅增加兩斤體重,5公里跑步時長就會增加12.4秒,全程馬拉松就多耗費1分45秒。

那麼,自製食物就可以有效避免多餘的卡路里攝入。

多做讓自己值錢的事
多做讓自己值錢的事
2025-03-26 12:04:45
奔跑吧,少年!
奔跑吧,少年!
2025-03-26 13: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