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門裡》二度亮相,北京人藝中青代演員挑梁大戲
更新于:2025-04-06 12:20:03

4月4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創京味兒大戲《永定門裡》再度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

由錦雲編劇、唐燁執導的京味兒大戲《永定門裡》,以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北京城為背景,通過員警肖大力與文化教員馮靜波跨越三十年的追逐與較量,串聯起小院兒居民的命運沉浮,勾勒出一幅京味濃郁、底蘊深厚的時代畫卷。楊明鑫飾演的肖大力以赤子之心守護新生政權,一生致力於公安事業;苗馳飾演的馮靜波則在偽裝與掙扎中,完成了從頑抗、彷徨到覺醒的精神蛻變。

《永定門裡》海報

風俗畫般的平民史詩

永定門是北京傳統中軸線最南端的城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永定門城樓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北京外城七門中最大的城門。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兩旁的市民鑼鼓喧天、夾道歡迎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浩浩蕩蕩的解放軍就是從此處進城。

在該劇開場前和結束后開合的大幕上,分別飾以1950年之前帶有甕城的永定門黑白舊影,和2009年重建工程圓滿完工後的彩色影像。舞臺上,層層四合院與上方懸吊的永定門剪影虛實相接,斑駁的城牆與逼仄的衚衕構成的雙重轉台與之交相輝映。既突破了傳統京味兒戲胡同四合院的經典設置,又充分體現了京味兒戲的精神內核。

劇照,苗馳飾演馮靜波(劇照攝影 李春光)

帶有時代烙印的服裝和道具細節考究。或明或暗的光區切割出不同的時空場景,也為演員隨時跳出的“心靈獨白”創造出虛實轉換的表演空間。在首都劇場包漿的藝術光暈里,歲月的沉澱和精神的探究宛如一幅細膩生動的畫卷次第鋪陳開來。於一磚一瓦、一言一語中,回溯京城變遷,叩問時代人心。

劇照

“我們這部戲叫做《永定門裡》,聽名字就知道是北京南城陶然亭、自新路一帶的故事。錦雲大叔寫的其實是一部平民史詩,就像永定門的得名寓意‘永遠安定’,這部戲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安寧生活的追求。”唐燁曾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而在本輪演出的觀眾別冊上,“導演的話”則頗富禪機:“劇中林林總總的人物關係,似在皴染莊子的彼是方生。萬物一馬而莫若以明。以京味兒臺詞、象物旨意,疊加幾十年的變遷發展,希望能描摹出風俗畫般的平民史詩。”

劇照

此次複排,藝術呈現升級的同時,也是對已故編劇錦雲的深情致敬。唐燁回憶說:“首演時,錦雲大叔雖然親自參加了劇碼發佈會,並且看到了舞臺美術的呈現,但最終他老人家沒能夠親眼看到現場演出,這始終是我們的遺憾。而對他最好的紀念,就是演出。”“這部作品不僅帶我們回望歷史,更在叩問每個時代都需要回答的命題——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

“讓角色真正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邏輯體系中”

“不排戲時察覺不到他們的成長。”當青年演員再次齊聚排練廳時,唐燁的驚喜溢於言表。面對第二輪演出,這個年輕的創作團隊選擇突破舒適區。正如楊明鑫所說:“我們不再用現代思維去評判劇中人物的行為,而是讓角色真正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邏輯體系中,這樣才能讓自己和觀眾共同沉浸在舞臺中,去理解人物看似不合理甚至有點‘軸’的行為——是時代需要他們。”

劇照 楊明鑫(前右)飾演肖大力,苗馳(前左)飾演馮靜波

“這輪演出排練時,我反覆看了上輪首演時的錄像,發現我們還不夠‘舊’,不夠有那個時代的年代感,這是本輪演出要去重點找尋的。我希望自己這次一上臺就能夠是那個時代的員警,這個人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就該幹這麼個事——肖大力這個人物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同時還帶有灰色的喜劇色彩。是對職業的堅守和對信仰的忠誠,讓他在發現了馮靜波的蛛絲馬跡後,願意用一生去無悔追蹤。”楊明鑫說。

劇照

對於如何演好劇中最複雜的人物馮靜波,苗馳表示自己一直嘗試攻克一個表演上的難題:“上次演出中馮靜波的心理轉變雖然已經呈現出來,但對他的偽裝和熱情表現得還不夠,這種偽裝對於一個潛伏的特務而言是一種本能,而他對新社會的新氣象以及和平安寧生活的熱情也是由衷而發,兩者不停地在內心撕扯,如何才能表達出角色心底的孤獨與忐忑?”他給出的答案是,“越是喧囂的群戲,越是突出他的格格不入,從而反襯出人物內心的孤獨。”

劇中極具象徵意義的鏡像式場景,讓這兩個看似對立的生命個體,同時映照出信仰的同一性和差異性,正是這種精神層面的探究,使得這段過往故事與當代觀眾建立起深刻的精神對話。有場戲是特殊年代下,肖大力遭受批判,而審判他的,正是他一直懷疑對方是特務的馮靜波。

劇照

特務坐在了審判席,員警成了被告席上的“特嫌”?!地位的轉換令人唏噓。正邪間雖勢不兩立,敵友間卻一言難盡。此處兩人的對話在情與理交織下,不停地在對白和獨白間轉換——談及法理正義,一個羞愧難當,一個正氣凜然;論及明哲保身,一個推心置腹,一個又懊惱無地——心理攻守在瞬間多次易位,揆情度理又絲絲入扣,兩位演員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

劇照  原雨(左)飾演言雪豔,苗馳(中)飾演馮靜波,楊明鑫(右)飾演肖大力

劇中的言雪艷是馮靜波的紅顏知己,相似的志趣和品位讓二人惺惺相惜。飾演者原雨介紹說,自己在這一年間始終保持著練習身段與念白的習慣,只為將京劇名伶的氣韻和風骨由內而外透射出來。“她的堅強果敢,那種為了愛可以奮不顧身的義無反顧,都讓我感受到角色氣質的滋養,而我也會給這個角色以血肉和溫度。其實第二輪演出是最難的,因為我們不想去重複,這就要靠在進一步深挖劇本的基礎上,通過演員間相互的刺激,去碰撞出新的火花。”

劇照:孟秀(右)飾演肖奶奶

值得著重關注的是,相較於近幾年北京人藝《茶館》《小井胡同》《古玩》《玩家》《全家福》《正紅旗下》等同為京味群像大戲的演出卡司,《永定門裡》雖有孟秀這樣的老演員加持,卻是首度以中青年骨幹演員為主體的創排陣容。除了上述三位主演在臺上熠熠生輝,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成員周情雲、柳文伊、杜子俊、龔鈺泉、宋建霖、杜博濤也悉數登臺亮相。

由此對應院長馮遠征在多個場合強調北京人藝又到了一輪新老交替的關鍵階段——堅守現實主義創作根基的《永定門裡》,此番在人物表演方式和舞臺調度上所實現的新突破,無疑會成為在近未來階段觀察人藝如何傳承、發展看家戲的一塊頗具效驗的“試驗田”。

本輪演出將上演至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