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音樂劇新爆款《莫裡哀》首秀中國,於佩爾挑梁阿維尼翁開幕大戲《櫻桃園》,“男版”芭蕾舞劇《天鵝湖》重遊上海,日本舞台劇《千與千尋》全球巡演只有上海一站……
上海文化廣場以“響BANG”為主題發佈2025年度演出季
3月25日,上海文化廣場以“響BANG”為主題發佈2025年度演出季,從音樂劇、舞台劇、到舞劇,好戲連台,彙聚多個爆款。
《莫裡哀》首秀中國,《大狀王》刷新原創新高度
“劇院好比是餐廳,有不同菜系,如魯菜、粵菜、川菜、本幫菜……文化廣場的主菜,毫無疑問是音樂劇。”文化廣場總經理費元洪說。
音樂劇《莫裡哀》海報
劇迷翹首期盼的法語原版音樂劇《莫裡哀》,將在9月首秀中國。這部融合說唱、都市音樂、現代街舞的音樂劇,講述了法國劇作家莫裡哀的一生,2023年以來已上演超過160場、吸引觀眾超過50萬人次,是法國音樂劇界的新爆款。
“創作過‘法紮’的德夫·阿提亞,也是《莫裡哀》的編劇和詞曲負責人。雖然都很燃,但二者氣質很不一樣,《莫里哀》有著更加讓人深省和回味的戲劇內涵。”費元洪在巴黎和馬賽看過這部戲,對現場驚人的反響記憶猶新,“它不是在常規劇場,而是在5000人的體育場演出。我相信,它在上海會成為一部復購率很高的音樂劇。”
音樂劇《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劇照
由百老匯國際集團製作出品、改編自羅爾德·達爾原著小說的音樂劇《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也將在深秋首秀上海。1971年,以這本小說為藍本的電影問世,音樂劇不僅融入了全新原創音樂,更重現了電影版中的經典旋律。
“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闔家歡。”費元洪曾在倫敦一睹為快,“製作之華麗、調度之豐滿、舞臺想像力之豐富,讓人歎為觀止。”
“如果沒有韋伯,也許倫敦西區還在,沒有斯蒂芬·桑德海姆,也許紐約百老匯還在。但我不能想像,如果沒有西爾維斯特·里維,德語音樂劇會是什麼樣。”費元洪感慨,藝術行業經常是英雄造時勢,而里維對德語音樂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西爾維斯特·里維和他的朋友們”音樂會海報
9月,“西爾維斯特·里維和他的朋友們”將登陸上海,9位德語音樂劇明星加盟,“一網打盡” 里維7部著名音樂劇如《伊莉莎白》《蝴蝶夢》《莫札特!》中的經典選段。“老爺爺80歲了,步履越來越蹣跚,這樣頂配的製作和陣容,不知下一次何時會出現。”
此外,文化廣場深耕13年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將呈上《雄獅少年》《尋找李二狗》《寶玉》《大狀王》,以華語之美、東方哲思,獻上一份“春之禮讚”。
音樂劇《大狀王》海報
其中,由西九文化區、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的粵語音樂劇《大狀王》,首輪5場當日售罄,又加開5場。“這部戲堪稱原創音樂劇的‘天花板’,可能會拉高很多人對原創音樂劇的理解。”費元洪說。
文化廣場的 “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經過連續六年探索,開闢了自由孵化、定向孵化、特邀孵化等多個賽道。
今年,特邀孵化作品《麥克白夫人》將邀請義大利音樂劇明星吉安·馬可·夏雷提等加盟,賦予作品嶄新能量。全新特邀孵化專案——《寶玉》《蘭陵王》《功夫》均已啟動,將於2025及2026年完成首演。
文化廣場自製中文版音樂劇《基督山伯爵》《粉絲來信》《我的遺願清單》,也將從上海啟程,開啟全國巡演。
《千與千尋》加開17場,男版《天鵝湖》重遊舊地
音樂劇之外,文化廣場在舞台劇、舞劇等方面,同樣好戲連台。
舞台劇《千與千尋》海報
改編自宮崎駿同名動畫電影的舞台劇《千與千尋》是焦點之一。自開票以來,該劇25場迅速售罄,37000余張票創造了近2800萬的票房。發佈會現場,兩位從日本遠道而來的主演——增子敦貴、福地桃子,官宣了追加17場的消息。
《千與千尋》首演於2022年,作為東寶劇團創立90周年的紀念公演,由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名譽副導演約翰·凱爾改編並導演,引發巨大關注。“東寶劇團把這部巨制在全球巡演的唯一一站,放在了上海。”費元洪介紹。
話劇《櫻桃園》海報
話劇《櫻桃園》劇照
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的《櫻桃園》,是戲劇文學上的經典,據此改編的舞台劇不計其數。作為第75屆阿維尼翁戲劇節的開幕大戲,法語話劇《櫻桃園》也將首秀上海。
這個版本由阿維尼翁現任藝術總監蒂亞戈·羅德裡格斯導演,法國國寶級影后伊莎貝拉·於佩爾主演。該劇圍繞“櫻桃園的易主與消失”這個主題,描寫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貴族莊園徹底崩潰的情景。於佩爾充分展現了柳鮑芙身上的喜劇性與悲劇感。
搖滾音樂劇場《呼嘯山莊》劇照
此外,改編自文學經典的搖滾音樂劇場《呼嘯山莊》,也將首度來滬,帶來激情澎湃、淩厲的演出體驗。斬獲奧利弗獎、托尼獎等多項大獎的倫敦西區話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阿加莎·克裡斯蒂同名小說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將陸續上演。
馬修·伯恩《天鵝湖》海報
馬修·伯恩《天鵝湖》劇照
“男版”《天鵝湖》曾兩次來滬,掀起舞蹈風暴,如今將第三次重遊舊地。這是英國編舞奇才馬修·伯恩的代表作,也是現代芭蕾舞界里程碑式的一頁。故事基於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改編,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但將傳統的女性天鵝角色改由男性舞者演繹。
國內舞蹈市場中的爆款如《紅樓夢》《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上海芭蕾舞團48只天鵝打造的“天鵝海洋”,也將登臺文化廣場。《趙氏孤兒》《英歌》等兼具當代性與生命力的舞劇,紛至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