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或大運動量訓練后,如何讓身體恢復得更徹底又如何讓身體恢復更高效,一直是跑圈和健身圈裡的熱議話題。
補充蛋白質和水分,保持充足睡眠,安排排酸跑或交叉訓練,抑或是推遲下一次訓練的時間,都是提高恢復效率的方法,不過,如果想要讓肌肉更好地放鬆已進入修復的狀態,訓練后的拉伸其實才是關鍵的第一步。
拉伸給肌肉帶來的好處,遠比想像中的要多,不過,跑后拉伸同樣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做得不對,可能適得其反。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就邀請了美國阿爾塔物理治療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尼娜·卡森(Nina Carson)分享了一套跑后拉伸訓練,説明跑者真正找回訓練后好狀態。
訓練后拉伸的意義
拉伸,是放鬆緊繃肌肉以及維持或提高靈活性的重要方式。根據此前的研究結果表明,拉伸可以提高肌肉靈活性,從而帶來一系列好處,包括提高鍛煉表現、降低受傷風險以及提高完成日常訓練專案的能力。
“大多數人不一定能夠意識到,伸展可以幫助他們放鬆和減壓。”卡森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對長期坐在辦公室的人們來說,拉伸尤為重要,因為工作基本上就是在把你變成一把椅子。而跑后的拉伸不僅能夠緩解肌肉的緊張狀態,避免局部循環障礙,減輕肌肉酸痛的程度,而且可以讓肌肉保持在靈活的狀態。”
事實上,拉伸的時機非常關鍵,因為在鍛煉前做靜態拉伸(保持某個姿勢不變的動作)可能會降低肌腱彈性,從而阻礙跑步的經濟性。按照卡森的說法,這也可能讓跑者感到“有點昏昏沉沉或無精打采。”
相反,跑步或健身后的拉伸對身體更有益處,因為肌肉已經運動完畢,更能接受拉伸,也不會存在妨礙鍛煉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跑者計劃在跑后做一些力量訓練,那麼兩個項目間隙穿插一些快速拉伸非常有必要,這有助於為後面的力量訓練放鬆緊繃的肌肉。此外,通過全身關節運動還可以增強力量。
總而言之,跑后拉伸都可以幫跑者在關鍵部位保持靈活性,比如你的小腿、臀部、腿筋、四頭肌、胸部和上背部,它們在奔跑運動中有屬於身體的驅動部位,所以很容易出現疲勞和緊繃。而跑后放鬆則能保證下次邁開腿跑步時所需的肌肉靈活性。
跑后拉伸的注意事項
卡森分享道,在拉伸前,跑者需要花幾分鐘做一些“動態放鬆”,所謂的動態放鬆,其實就是高強度訓練后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如以輕鬆的步伐走路。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說法,這有助於慢慢降低血壓和心率,防止血液在四肢積聚,
“在激烈運動時,身體會分解可能會導致肌肉疲勞和酸痛的化學物質,將動態放鬆放在拉伸前,是一種能夠有效減少迴圈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在肌肉中累積的方式。” ACSM在權威報告中這樣寫道,“這將減少跑者在下次運動時感到疲乏的可能性。而當跑者的心率回到基線,就可以開始進行拉伸了。”
當跑者拉伸時,拉伸的強度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關鍵點,肌肉纖維會感到拉緊的張力,而這種緊繃感不應該比平時向後掰手指的感覺更強烈,卡森強調,如果拉伸時的感覺比掰手指更強烈,那就必須減小力度,或者停止。
此外,如果深入拉伸時感到不舒服,跑者應該循序漸進,就如卡森所說,“我們可以通過頻繁的練習逐漸取得進步,而非一週一兩天的高強度拉伸。”
對於訓練時長,卡森建議,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身體組織都會越來越沒有彈性,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保持更長時間的拉伸才能獲得效果,因此,她的建議是,40歲以上的跑者需要保持適當強度的拉伸姿勢至少60秒,而40歲以下的跑者可以只保持30秒。
五個跑后拉伸的訓練動作
拉伸一:泡沫軸輔助擴胸
做法:跑者需要一個泡沫軸來進行這個練習。開始時,平躺,上背部靠在滾軸上,同時滾軸與脊柱保持垂直,雙手在腦後交叉。背部放鬆,頭部向下沉,保持30到60秒,再回到開始時的姿勢。可以練習1到3組,臀部要始終保持與地面接觸。
效果:這個拉伸有助於打開胸部,提高胸椎的靈活性,確保橫膈膜高效工作,同時肺部在跑步時能盡可能多地吸入空氣。
拉伸二:臀橋
做法:平躺屈膝,雙腳平放在地面上,背部貼地。呼氣,向上抬起臀部,保持背部平直和骨盆抬起,尾骨向上收,保持30到60秒。吸氣,背部慢慢放下。做這個動作時,注意收緊核心肌群,上背部保持緊貼地面,課練習1到2組。
效果:這個練習有著加強臀部和伸展髖屈肌的雙重作用。臀肌是跑者非常重要的肌肉,但很多運動員都忽略了對它們的鍛煉,這就是這個動作有用的地方。此外,每個人都可以從拉伸髖屈肌中獲益,因為日常生活中的坐姿都會使這個肌肉群緊繃。
而跑步時髖屈肌緊繃可能會導致身體前傾,這會阻止跑者有效地使用臀部肌肉,也會導致跑步時過度依賴股四頭肌,這通常是跑步效率低的原因,而這個拉伸動作可以緩解這些問題。
拉伸三:俯撐位後坐拉伸
做法:以四肢著地的動作開始,手腕位於肩膀正下方,膝蓋位於臀部下方。呼氣,並將臀部向後推向腳跟,保持30到60秒。然後吸氣,回到剛開始四肢著地的姿勢,這樣為一組。一共做五組。在做這個拉伸時,注意腹肌發力,保持臀部水準。如果保持30到60秒感覺強度太高,可以從5到10秒開始並逐漸延長時間。
效果:這個動作針對下背部,並且可以拉伸髖關節屈曲的部位。由於跑步的反衝力,脊柱也會不斷受到擠壓和影響,所以通過拉伸來減輕脊柱的壓力是一個好方法,它讓更多血液流向脊柱。此外,拉伸髖關節屈曲的位置提高了其靈活性,有助於更高效的跑步。
拉伸四:站立股四頭肌轉體拉伸
做法:可以藉助一個凳子或者矮桌來輔助拉伸。背對著站在桌子前,右腿彎曲,腳放在桌子上,膝蓋豎直朝下。左腳著地,臀部緩緩向前送,如果覺得差不多了就保持在這個位置。為了更深入地拉伸,向左轉體,當感到右腿前側有拉伸感時停止。保持在這個位置30到60秒,確保膝蓋仍朝向地板,臀部保持穩定,不要向後拱,另外一側以同樣的方式重複。一共做1到2組。
效果:股四頭肌是跑步的主要力量來源,拉伸它們有助於保證膝蓋的健康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這對於一個有效的跑步姿勢而言非常重要。
拉伸五:小腿拉伸
做法:可以藉助一個台階或其他抬高的表面來進行這個拉伸動作。開始時,站在台階上,將右腳放在台階邊緣,緩緩讓右腳跟向地面下沉,並在小腿肌肉有拉伸感時停在這個位置。保持直立,膝蓋伸直,堅持30到60秒,另一側以同樣的方式重複,一共做1到2組。
效果:小腿肌肉有良好的活動性可以説明跑者在上下坡時保持穩定的步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