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網上變賣活體鱷魚,達數百條之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正在阿裡資產平臺對廣東一家企業養殖的鱷魚進行變賣,起拍價定為400萬元。記者瞭解到,這一拍賣目前已吸引2000多人圍觀,不過並不是誰都能成為買家。競買人不僅需具有相關資質,還需自行“上門提貨”。
需具有相關資質,成交后不提供“包郵到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此次變賣不但標的為鱷魚活體顯得特殊,計價方式也與一般情況不同。這批鱷魚的起拍價設為每千克40元,總重量暫定為100噸,因此起拍價定為400萬元。在成交后,將根據實際成交折算的單價及現場清點、稱重確定的實際交付總重量,對這批鱷魚的成交價款實行“多退少補”。
從法院提供的照片看,數隻鱷魚趴在池塘岸邊,身形健碩,讓人不寒而慄。
記者瞭解到,國內常見的養殖鱷魚品種成年重量在200千克至1噸之間,以此初步估算,此次變賣的鱷魚數量或在100至500只之間。
鱷魚不同於一般的動物,何況是如此多的數量,如何運輸將是買家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法院能“包郵到家”嗎?
記者獲悉,關於如何運輸鱷魚的問題,法院表示競買人需自行辦理相應抓捕運輸報批、報備手續。此外,還需自行負責抓捕、稱重、裝卸、運輸拍賣物等工作和自行承擔由此產生的費用。
雖然在此前的司法拍賣中,已有活體動物成功交易的先例,但鱷魚這樣的“拍品”還是極其罕見。那麼,參加這場變賣需要什麼樣的資質呢?
法院在變賣公告中作出特別提醒,競買人需持有鱷魚類《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且具備接納相應數量鱷魚所需的養殖場地、抓捕資質、運輸資質。競買人競得拍賣物、交齊拍賣成交價款后,需向法院提供《人工繁育證》及相關資質證件原件,無法提供按悔拍處理,保證金不予退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這批鱷魚此前已經歷過兩次拍賣,不過均沒有尋見買家。記者檢索阿里資產司法拍賣資訊,南山法院曾於今年1月、2月分別以500萬元和400萬元的起拍價對這批鱷魚進行過兩輪拍賣,但均因無人出價而以流拍告終。一位相關人士表示,活體動物“拍品”因其特殊性,導致有意向的購買者數量有限,而此次拍賣和變賣的是鱷魚這種需要專門資質才能養殖的動物,且數量較大,因此前兩輪拍賣均未成交也在情理之中。
變賣源自刑事案件,公司所持股權也被拍賣
據悉,這批鱷魚為廣東巨集益鱷魚產業有限公司所有。目前,南山法院對其的變賣已經開始,將於2025年5月9日上午10點結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阿裡資產平臺司法拍賣板塊看到,目前已有2000餘人觀看了變賣頁面,目前尚無人報名參加。
根據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的執行裁定書,此次變賣源自一起刑事案件。由於該案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確定的退賠義務,且在法院執行期間仍未履行,法院最終於2024年12月作出裁定,拍賣、變賣被執行人之一——廣東巨集益鱷魚產業有限公司所有的鱷魚資產。
天眼查的企業信息顯示,廣東巨集益鱷魚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該公司涉及數十起執行案件,目前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莫某亦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記者梳理相關司法拍賣信息發現,除了南山法院對該公司所養殖鱷魚的拍賣和變賣,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還曾於去年11月起,對該公司在廣東鱷人谷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權進行公開處置,該股權的評估價為510萬元,兩輪拍賣和變賣的起拍價分別定為357萬元、285.6元萬和285.6元萬,但均以流拍告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視頻剪輯:慶苗苗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