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重慶召開。會議以“規範互聯網醫學建設,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各級衛生健康管理機構、醫院、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的近300余名代表參會。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會議現場
會議開幕式由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副會長、北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王以朋主持。開幕式上,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會長、中日友好醫院原黨委書記李寧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羅勇致開幕辭。李寧回顧了分會在推動遠端醫療、人工智慧與醫學裝備融合中的成果,並強調“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佈局的關鍵節點下,分會將深化技術下沉、強化跨界協同,助力基層醫療能力提升。羅勇院長介紹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遠端醫療和互聯網診療領域的經驗,未來將著力在遠程醫療、新一代數位生產力在醫療中融合應用等領域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西南示範性和全國領先的標誌性成果,為區域醫療協同發展提供實踐樣本。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會長李寧致辭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羅勇致開幕辭
會議邀請了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專家詳細解讀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同時邀請了重慶醫科大學醫學資訊學院院長趙文龍教授分享了“DeepSeek類大模型醫學應用”的前沿探索。兩位專家的報告均為目前數位醫療中的熱點話題,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關注,拓寬了遠端醫療從業者的思維和視野。
會議同期舉辦了“遠端醫學專題論壇”與“互聯網+醫療應用技術論壇”,由北京大學醫學部國內合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邢沫、河南省人民醫院公共事業發展部主任梁新亮分別主持。
在遠端醫學專題論壇中,內蒙古自治區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蘇日娜、北京藍衛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峰等專家,分別從區域平台建設、企業解決方案等角度,探討了在當前數位醫療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遠程醫療如何實現更高效率的實踐與經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主任張華教授分享了“遠端即時胎兒監護系統”,從臨床角度分享了藉助新一代資訊技術完善母嬰健康保障體系的創新和經驗。西門子醫療數位化部經理董偉則展示了跨院區多學科會診的技術創新和解決方案。
在互聯網+醫療應用技術論壇上,山東省立醫院遠端醫學中心主任張喜雨探討了了醫聯體電子病歷共用及分級診療平台建設,實現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鞏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的要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遠端中心主任劉征分享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醫檢互認”與“醫檢協作”領域的探索與應用。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醫療產品中心副總經理靳澤宇做了“智煥新生,人工智慧助力智慧醫療新發展”的報告,探討了人工智慧在智慧醫療中的賦能作用及未來趨勢。上海聯影智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產品部負責人陳黎靜則分享了基於大模型的技術革命與行業實踐,詳細闡述了大模型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實現路徑與策略。
會議最後,遠端醫療與資訊技術分會副秘書長、中日友好醫院醫改和醫療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楊學來主持審議了《關於增補委員議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何建國作大會總結,呼籲行業同仁以創新破局、以協同聚力,共同譜寫互聯網醫學與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政策支持與技術驅動的雙重助力下,將加速醫療資源均衡配置,推動醫院服務模式向智慧化、精準化轉型,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范勝軍)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