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體”來了!人工智慧新成員Manus有啥新本領?
更新于:2025-03-26 02:09:31

  央視網消息:近期,一款既能思考問題又能執行任務的“智慧體”AI產品——Manus引發廣泛關注,它和其他的AI大模型有什麼區別,又能做什麼呢?一起來看。

  記者在對話框中輸入一段指令,讓它幫著製作一個去新疆的旅行攻略,條件之一就是要有路線圖。屏幕上開始出現執行這個任務的操作流程。

  隨後,記者又下達了一個新任務,讓它製作一段科幻電影中地球飛過木星的動畫,要包括“行星發動機”等虛擬元素,一個可以拖動和縮放的3D動畫場景生成了。

  記者繼續嘗試讓它完成更高難度的操作,製作一個AI發展大事件回顧的網站。經過測試和部署,它搭建起一個網站並進行了發佈,可以看到,網頁上包含時間軸等多個任務列,還有篩選功能。

  記者觀察:Manus和DeepSeek有何區別

  DeepSeek和Manus這兩款備受矚目的AI產品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再來深入瞭解一下。

  簡單來說,DeepSeek就像一個“超級大腦”,擅長寫代碼、解數學題,能記住海量書本知識。而Manus就像“團隊協作者”,背後有多個“小助手”分工合作,能聯網查資料,還能操作Excel、程式設計軟體等工具,像真人團隊一樣,逐步完成任務。

  Manus運營負責人 高浩洋:如果說我們把傳統的大模型比作人的“大腦”,那Manus它像是為這個“大腦”賦予了“手”和“工具”,這個是最大的區別。我們通過在工程化架構層面的一些創新,Manus能夠思考之後去調用很多工具去執行具體的任務,可以把我們普通人的創作力給發揮出來,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它的上限和邊界在哪兒。

  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表示,Manus讓人工智慧應用實現了從傳統的人機對話,向執行任務轉變。

  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執行主任 劉龍庚:不同於以往的AI應用主要側重於提供信息和建議,Manus更強調直接解決用戶問題,交付最終成果。

  記者觀察:人工智慧產業火熱的背後

  今年一開年,各種人工智慧新產品不斷湧現,背後是什麼原因,未來的發展前景又如何?

  劉龍庚:從DeepSeek的“深度思考”到Manus的“精準執行”,中國AI正在完成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賦能的質變。

  我國基座大模型能力提升 AI應用拓寬

  在劉龍庚看來,正是因為我國基座大模型能力的提升,才讓這些人工智慧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新產品不斷湧現。此外,DeepSeek和Manus的先後出現,說明眼下我國的AI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矩陣找到不同的創新賽道,基礎研發能力強的AI企業可以側重於底層演演算法架構的創新,產品化和工程化能力強的AI企業可以側重於產品創新和應用創新。

  劉龍庚:agent(智慧體)技術的進化正推動人工智慧從“工具時代”邁向“協同時代”。未來五年,隨著“腦機協同”“具身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突破。agent(智慧體)將不再是被動的工具,而是進化為組織智慧的外延。

  專家觀點:我國基礎研究 頂尖人才培養有待進步

  但是專家也同時指出,儘管DeepSeek和Manus讓世界看到了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步,但眼下其他各國也都紛紛加大了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美國在基礎理論、高端晶元等領域持續領跑,產品反覆運算持續加快。我國雖然在應用層面占優,但基礎研究短板、頂尖人才缺口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專家認為,只有從基礎演算法突破到場景應用深化,從算力網路構建到人才梯隊培養,每個環節持續投入,才能在全球AI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實現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全新跨越。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