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好奇心重,難以長時間保持專注,調皮搗蛋也是常事,也就是在家長面前乖巧一些,若是在其他時候,就會暴露出本性,那就是缺少自我控制。
很多家長都在投訴,說自己的孩子要看著他們的作業,家長一離開,他們就會拿著手機,打遊戲,就像是被逼的一樣,必須要家長看著他們玩遊戲,看著他們起床。
王大媽家的兒子,是附近有名的小混混,整天跟一幫小孩一起玩,把自己搞的滿頭滿臉都是,家長們也管不了,不過還好,這小子還算老實,有老爹在,他還能吃飽喝足,做完功課。
這是兒童缺少自控力的一種體現,所謂的自我約束,就是要自覺地約束自己,嚴格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不要隨便遊手好閒,要培養良好的自律習慣。
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要靠自己去養成,不能靠別人去逼迫,因為這樣的自律只會體現在表面上,到了後面,自然就會露出真面目了。
3-6歲:3歲之前,孩子的腦部發育並不完善,即使是一、二歲的孩子,也不可能記得清楚,更不可能將大人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得清清楚楚,因此,家長要想教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三歲之後,是一個人的心智發育的重要階段,俗話說,三歲看老人,這個時候,正是對小孩進行調教的最佳時間。
漸漸的,他們就會學會了自我約束,學會了服從,學會了服從,這才是最關鍵的。
不過,這種培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三歲到七歲之間,孩子的生活方式、學習能力,都會超過其他孩子。
12歲:12歲,正是青少年時期,也是最叛逆的時期,有自己的主見,不會聽家長的話,不過這段時間,還是要好好學習,好好表現,好好表現。
家長要把重點放在對孩子的學習意識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上,對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行矯正,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給予説明,從而將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
18歲:18歲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處世方式,這個時候,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多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環境,並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
1.正確認識自己
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一些自以為最好的人,他們迷失了自己,變得驕傲自大,目空一切。
而自我約束能力強的人,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才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將來,才能更好地為自己的生活作好準備。
2.下定決心
很多人都是這樣,三天三夜不幹,半途而廢,最後生活一團糟,一事無成。
但真正有自製力的人,卻是一個有著堅強毅力的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清晰的規劃,而且還能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堅持下去,就能獲得巨大的回報。
3.增加交友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我約束與交朋友無關,但我們還是想與守信用的人交往,而不想與不守信用、做事拖拉的人交往。
有紀律的人,對自己的時間是非常看重的,不會隨隨便便就和自己的好友約好,出門之前,都會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這樣的人,最是討人喜歡。
4.如何培養自我控制
孩子的自製力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從小就要培養自製力,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5.制定明確的規劃
與你的孩子制定一個簡單的時程表,例如幾點鐘起床,幾點鐘做家庭作業,幾點鐘玩耍,幾點鐘睡覺。
在學校里,他們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給自己安排作業,哪怕沒有具體的需求,也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給自己安排好了。
6.加強對工作的責任感
有些家長會嬌生慣養,覺得自己年紀小,出了事自然有人給自己擦屁|股,讓自己覺得這是一個成人應該承擔的責任,讓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平日里,不要慣著孩子,犯了錯,就得自己扛著,像是不肯早起,要讓孩子明白,遲到是要挨駡的,是要挨罰的,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7.家長的榜樣
很多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是從他們的家長那裡學習來的,大人的一些言行舉止,也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影響,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以身作則。
在面對子女的淘氣舉動時,家長不能僅僅用責駡和強迫的方式,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要知道如何去尊重,去理解,但要注重培養自我約束,而不是去管理,要知道在約束和放縱之間,這是一種平衡,不能以對子女好為藉口。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