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融創服務(01516.HK)披露2024年全年業績情況。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融創服務的收入約為69.7億元,2023年時為70.09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減少。
從收入來源來看,來自於第三方的收入佔比持續提高,收入約68.01億元,佔比達97.6%,來自於關聯方的收入佔比為2.4%。
從業務來看,2024年公司物業管理及運營服務收入約63.79億元,佔比91.5%,同比增長3.6%;社區生活服務收入約4.42億元,佔比達6.4%,同比減少6.5%;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約1.46億元,佔比2.1%,同比減少61%。
融創服務表示,非業主增值服務方面,由於地產行業未有明顯改善,業務量收縮,同時集團基於市場化原則對該業務持續進行調整,導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持續減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可用資金(包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資金、到期三個月以上的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總額約為40.68億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約44.35億元有所減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融創服務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獲悉,融創服務管理層提到,2024年公司賬上的銀行存款理財相較於2023年有所減少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2024年整體分配股息還有利潤一共大概是5.2億元,這裡面包括上市公司的分紅以及部分非全資公司對小股東的分紅。
第二個原因是固定資產還有數位科技這樣的資本性投入,在2024年有大概4000萬元的現金流出。如果扣除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那麼公司2024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是接近2億元的正的現金流入。
管理層表示,現金流最大的一個壓力來自於小業主的收繳壓力,管理層進一步解釋,小業主端現金流的收繳率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地產專案交付的問題,還有一個是行業的政策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近幾年地產新交付專案,因為交付帶來的影響,有部分交付的現場確實與業主預期不太相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為物業端收取物業費的難易度。“收繳的壓力在未來一兩年是會隨著問題的逐步消化解決而持續緩解,現金流肯定會有一個更好的呈現。”
管理層強調,對於會存在持續性虧損的專案,是要堅決果斷退出的。
2024年公司毛利約15.27億元,2023年時為16.67億元,同比減少約8.4%;毛利率約21.9%,2023年時為23.8%。2024年融創服務凈虧損約為4.33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4.51億元,同比增虧約3.71%。融創服務表示,主要由於年內集團出於謹慎性考慮對關聯方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進一步計提了減值撥備所致。公司擁有人應佔核心凈利潤約為7.9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2024年集團非關聯方收入約為68.02億元,同比增長約5.63%。截至2024年終,融創服務的關聯方貿易應收款項總額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約1.31億元,至約32.86億元;關聯方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於2024年度進一步計提約7.63億元,累計計提約26.95億元;計提減值撥備后的關聯方貿易應收款項餘額約為5.91億元,其中無擔保的金額約為1.81億元。
截至2024年底,在管建築面積約2.9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約7%,在管項目飽和收入中住宅業態的佔比提升至約84%。市場拓展方面,集團自2023年起調整策略,聚焦核心城市與重點業態、深耕大客戶。2024年,集團核心城市簽約額佔比約98%,同比提升約6個百分點,相比2022年策略調整前,單城市專案密度增加約11%;重點業態簽約額佔比約80%,同比提升約19個百分點,飽和收入佔比提升至約96%;合同額超千萬項目的簽約額佔比約49%,大客戶數量較2022年增長約84%。
對於如何看待行業現狀,融創服務管理層認為,從行業整個現狀或者盈利趨勢看的話,目前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調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一定會朝著符合長期價值的方向進行深刻轉型,從中期兩到三年來看,判斷整個行業毛利率和盈利水準會逐步恢復到常態化合理水準。在近兩三年,現在整體處在一個城市新的更新週期,另外在過去的10年整個行業快速增長,現在不只是說恢復到一個價值回歸的階段,對於精益化經營運營和技術投入改造的要求也會更高,這也加大了行業本身的毛利壓力。
根據財報內容,董事會建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4.3分,合計約4.37億元,約為公司擁有人應佔核心凈利潤的55%。
對於未來的分紅政策是否可延續,融創服務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過去三年一直是按照核心凈利潤的55%的水平來分紅,對於未來三年也會繼續維持不低於核心凈利潤55%的分紅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