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機能衰退,早在去世前10年就給過預警!4個指標與壽命相關
更新于:2025-03-26 11:16:18

你是什麼時候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開始衰老的?

英國一項涉及2000人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從40多歲就明顯感覺健康走下坡路。其中,有43%的受訪者後悔過去沒能更好地照顧身體,超過60%的人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還有研究發現,身體機能衰退,早在去世前十年就給出了“預警信號”,是真的嗎

一、65歲以後,運動能力與壽命相關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為了探究運動功能等對衰老及長期健康的影響,研究者對6194名參試者進行了分析研究,所有參試者在2007年—2016年,接受了3次運動功能評估。

結果發現,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差分別會使死亡風險增加22%、14%、15%,日常活動困難則使死亡風險增加30%。而且,隨著年齡增加,這種關聯變得越來越強

研究人員稱,這些運動能力的差異,在去世前10年開始就已出現變化。可見,及早發現運動能力變化,可以提前預防衰老。

1、步行速度

步速是反映老人健康的綜合指標,走路參與的系統包括呼吸、神經、肌肉骨骼等。

北京老年醫院宋岳濤主任表示,走路快的人一般心肺功能較好,一般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的老人,肺腑功能都相對較弱,預期壽命也不容樂觀。

2、坐站能力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體檢中心陳發葵主任指出,坐站測試能幫助測試下肢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膝關節的健康程度。

通常柔韌性較好的人,出現下肢功能障礙概率相對較低,更有助於長壽加分。

3、握力強弱

航空總醫院心內科董鵬主任表示,握力是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臟狀況的一個指標。心臟跳動健康的人,人體渾身是勁。

若心臟出現疾病,輸出量減少,各個組織血液供給量也會減少,人的力量就會變小。

4、日常活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營養科周卉珺曾指出,老人自理能力可以很好反映肌肉總量是否有減少。

一般出現肌肉力量下降的人,日常活動都會受限,而肌少症還會帶來一系列後遺症,導致人體衰弱、器官衰竭

二、長期運動量不足,器官機能降30%

刊登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一項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90萬人,通過充分的身體活動而避免了過早死亡

無獨有偶,世衛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運動不足是造成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調查顯示,人體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長期運動不足還會增加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腦卒中等。

另外,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的一項大腦健康研究分析,發現老年人每天堅持運動10分鐘,有助於大腦健康

研究顯示,有中高強度運動習慣的中年人,晚年發生腔隙性腦梗死的風險降低32%,腦白質更為完整。研究分析,這可能與體育鍛煉能影響腦部小血管,及部分大腦認知功能有關。

三、抗衰、防病,這2種營養要多補充

充分的運動,是維持長壽的關鍵因素,而高品質飲食也是延長壽命的真理。但據我國《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我國居民仍存在蛋、奶等攝入不足的問題

此次統計覆蓋2014年到2020年我國居民的膳食情況。雖然7年間,我國蛋類的人均年消費有所增長,但仍沒有達到每天一個蛋的推薦標準。

蛋、奶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蔣卓勤教授表示,蛋白質攝入不足,體會出現肌肉無力、身體水腫等,影響身體抗病能力。

蛋白質的重要作用已被國內外多項研究證實,當人體缺乏高蛋白飲食,可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加速肌肉流失,增加老年人骨折風險等。

可見,充足的蛋、奶補充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科學、合理地補充蛋白質需同時遵循這2點:

  • 量足

成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佔總蛋白的30%-50%,老年人優質蛋白攝入應達總蛋白50%。

  • 來源

選擇營養密度更高,熱量、脂肪、糖等更低的食物。紅燒肉、炸雞等熱量較高,且為非營養高密度食物,不是優質的蛋白來源。

人無法避免變老,但卻可以通過“人為”,減緩衰老的速度。想要活得健康,安享老年生活,運動和飲食兩者都要“卷”起來。

參考資料:

[1] 《65歲後,你的壽命取決於這項「能力」,4個方法自測強弱》.生命時報.2021-08-24

[2] 《權威研究:身體機能最早在去世前10年,就曾給過預警信號!》.健康時報.2022-01-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