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來信:一個月前媽媽體檢查出腦裡有佔位病變,前幾年她一個摯友就死於腦腫瘤,她心有餘悸,再次來到醫院複查,確診腦腫瘤。我很好奇,我媽媽身體向來很好,為什麼會突然查出癌症?
為什麼看上去很健康的人,會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其實每個人一生當中體內都曾出現過癌細胞,由於免疫系統替我們控制住這些癌細胞,所以我們並不會察覺它們的存在。只有當癌細胞突然大量繁殖,並逃過了免疫系統的監視,它們才會聚集起來,形成我們所知道的癌症。
癌症形成的過程相當漫長的過程,有時需要耗費5年甚至10年時間,它們還喜歡靜悄悄地生長,不會引起特別異常的癥狀,最多偶爾有點胸悶或肚子痛的小問題,也不會讓人立刻聯想到癌症。所以表面上很健康的人,並不一定就與癌症無緣。
而同時,一個人如果覺得身體沒有異常,自認為健康,往往也不會有意識去做癌症篩查,只會進行常規體檢。一般的常規體檢只能檢查血糖、血壓一類的慢性病,並不能識別一個人是否患有癌症。
甚至就算做了癌症篩查,也並不保證所有癌症都能被檢查出來。目前只有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可以在早期被測出,其他癌症在早期都還沒有安全、有效且經濟的檢查方法,比如胰腺癌基本上能檢查出來的都已是晚期。
所以,在癌症這個疾病上,體檢正常也不能代表絕對沒有患病。
癌症早期有哪些癥狀?
我們常說癌症早期沒有癥狀,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癥狀,而是早期的癥狀非常隱蔽,非常輕微,不會讓人有所警覺。
能夠讓人們警覺的癥狀,往往是劇烈的疼痛、明顯的消瘦、嚴重貧血、持續發熱甚至感染這種程度的異常,但到了這種時候,癌症基本已進入晚期了。
那麼癌症早期的癥狀到底是怎樣的?比如排便規律從原本正常的一天一次變成一天多次,加上出現大便粘稠、便秘、便血等癥狀,就可能是直腸癌的信號;
比如長時間乾咳不愈,甚至咳血,就要擔心是肺癌的徵兆;
比如皮膚上有黑痣突然快速變大,或長出毛髮,應警惕是黑色素瘤;
比如經常腰酸背痛,也可能是體內腫瘤壓迫腹腔神經所致,或是腹后膜平滑肌瘤;
比如吃油膩食品會拉肚子,尤其大便有一層油的人,就算胃鏡或肝膽B超正常,也有留意是胰腺癌的問題;
比如女性下腹脹痛,尿頻尿急,有可能不是消化道,而是卵巢癌的問題;
比如小便出血,則可能是腎癌或膀胱癌;
比如女性乳房出現腫塊,就應小心是乳腺癌。
防癌方法知多少
去年,美國癌症協會發佈了一項“癌症一級預防計劃”,這份計劃指出了一個思路,很多促癌危險因素都是可控的,只要控制住這些因素,大部分的癌症都可以被預防。
其一,要戒煙。煙草和煙草製品是癌症的第一危險因素,尤其對肺癌,無論在什麼年齡段,戒煙都是有益於防癌的。
其二,要限酒。酒精代謝會產生乙醛,而乙醛就是一種致癌物。酒精可能導致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至少7種癌症,所以能不喝則不喝。
其三,要控制體重。因為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與超重肥胖也有密切關係,降低體脂是防控癌症的基礎措施之一。
其四,預防病原體感染。現已被證明與誘發癌症關係密切的細菌、病毒包括幽門螺桿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頭瘤病毒、EB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防禦這些病原體感染,可以有效防禦相關的癌症。
其五,是要防曬。偶爾曬太陽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有益於吸收鈣質,但過度暴露於紫外線下,很容易誘發皮膚癌,或者導致其他免疫缺陷而致癌。
其六,要防輻射。除非特殊工作人群,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少接觸到大劑量輻射,但要注意避免過度使用X光和CT檢查,它們也有誘發癌症的可能。
其七,避免遭受裝修污染。室內空氣污染也是容易致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室內空氣中的苯、甲醛和氡氣,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年年體檢為什麼還會發生癌症晚期?.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7月14日
2 癌症“頭號殺手”,為何難覓蹤跡.湖南日報.2015年4月15日
3 雲心.有些癌症早期徵兆要警惕[J].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2013,(7):25.
4 七規則降低患癌風險.生命時報.2018年12月24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