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但是因為胰腺大部分“隱居”在腹膜后,所以胰腺的知名度遠不如胃、十二指腸、肝、膽,因此每當急性胰腺炎急性發作出現上腹痛時,人們常認為是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故常被誤診或者漏診,易耽誤病情。在臨床上被稱為“三要”的疾病——急性胰腺炎,你知道多少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啟動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症反應。其“三要”是指:要命、要錢、要時間。
要命是形容急性重症胰腺炎發病兇險,短時間內可危及生命;
要錢是指即使挽救了生命,整個治療費用十分高昂;
要時間是指即使花費巨大、維持了生命,整個住院治療的時間也比較長,一旦出現嚴重併發症時耗時必將更長。
常見的發病病因有哪些呢?
1、酗酒、暴飲暴食:會導致胰液分泌過多,影響胰管的引流;受胰液過多影響,胰膽管系統壓力升高,使蛋白酶的排泄出現障礙,胰腺泡破裂時易引發急性胰腺炎。
2、膽道系統疾病:包括膽管炎症、膽管結石、寄生蟲、痙攣等,使壺腹發生梗阻,膽汁反流至胰管,啟動胰酶原,引發胰腺炎。
3、外科手術:胃、腸、膽、脾等與胰腺鄰近,當這些器官接受外科手術時,胰腺受到擠壓,會使胰膽管壓力過高,引發胰腺炎。
4、栓塞或梗阻:由於膽道蛔蟲、乏特壺腹部結石嵌頓、十二指腸乳頭縮窄等導致膽汁反流。如膽管下端明顯梗阻,膽道內壓力甚高,高壓的膽汁逆流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進入胰腺間質而發生胰腺炎。
5、代謝性疾病:可與高鈣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有關
6、感染因素:病毒或細菌進入血液、淋巴組織后,會進入到胰腺組織內,而引發胰腺炎。
發作時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1、腹痛:最早出現的癥狀,多數為突然發病,表現為劇烈的上腹痛,常在飽餐或飲酒後12到48小時內突然發作,多為突然發作,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為持續性進行性加重,似刀割樣。疼痛向背部、脅部放射。若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發病後短暫時間內即為全腹痛、急劇腹脹,同時很快即出現輕重不等的休克。
2、噁心、嘔吐:常與腹痛伴發,嘔吐劇烈頻繁,起初嘔吐物為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偶可呈咖啡色,嘔吐后腹痛無緩解。病情進行性加重,很快即進入腸麻痹,則吐出物為糞樣。
3、發熱、黃疸:
發熱程度與病變嚴重程度多一致。水腫性胰腺炎,可不發熱或僅有輕度發熱;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則可出現高熱,若發熱不退,則可能有併發症出現,如胰腺膿腫等。黃疸的發生,可能為併發膽道疾病或為腫大的胰頭壓迫膽總管所致。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出現的較少,約佔1/4。而在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則出現的較多。
如何治療?
1.非手術治療
防治休克,改善微迴圈、解痙、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營養支援,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加強重症監護的一些措施等。
2.手術治療
雖有局限性區域性胰腺壞死、滲出,若無感染而全身中毒癥狀不十分嚴重的患者,不需急於手術。若有感染則應予以相應的手術治療。
謹記以下幾個預防要點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日三餐都要規律進食,避免饑一頓、飽一頓,避免暴飲暴食、一次攝入大量的油脂食物,蔬菜瓜果不能少,避免酗酒。
2、早期處理膽源性因素。定期複查彩超瞭解膽結石及肝管結石等情況,早干預。
3、高脂血症的朋友們要定期抽血,複查血脂的情況,積極藥物控制血脂水準,日常多鍛煉身體,合理飲食。
4、肥胖者要適當減重,勤鍛煉,管住嘴,邁開腿,盡量清淡飲食,講究少而精。
5、避免胰腺外傷。我們知道胰腺位於上腹部,屬於腹膜后器官,後方接近脊柱,所以上腹部的暴力外傷也容易損傷胰腺。
6、另外,感染、糖尿病、情緒、藥物等也都可能會引起胰腺炎,所以保持好的心情,增強體質,積極控制糖尿病,避免攝入不明藥物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溫馨小貼士
如有腹痛等不適癥狀,請勿隨意自行用藥,請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治療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