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了一個香港主持人在跟同事分享大陸空調見聞,除了會出冷熱風,還有各種玫瑰花啊什麼的造型,太“新鮮”了~
我是真沒想到,這些在我們的生活里習以為常的東西,竟然在另一部分人眼裡竟然是“傳奇見聞”。
因為地理差異以及生活習慣,由此我也在思考,那些現在我們正在用的東西,未來也可能會被淘汰?
想了半天,應該是以下5個,已經出現淘汰跡象,加上背後有著不可抗力因素,距離徹底淡出我們的生活,估計也只是時間問題,且用且珍惜吧。
1、分體式空調
目前,我們人人家裡都在用分體式空調。
但捫心自問,分體式空調好嗎?答案一定是好的,便宜點的一千多,又能制熱又能製冷,性價比是絕對的高。
那為什麼這麼好的分體式空調還會被淘汰?
第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安裝。
從身邊空調安裝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由“老一輩”完成,少數是年輕的安裝師傅,但也有三十好幾了。
裝一次,從打孔到配件增項,中間是能掙好幾百,但是說白了,掙的是辛苦錢。
到了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慢慢地都不願孩子去“掙辛苦錢”,由此工人稀缺,會造成安裝成本的上升。
香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人工成本高,安裝空調的費用分分鐘超過空調本身的價值。
這種“高附加值服務現象”,對於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不划算的。
所以,商家為了提升品牌競爭力,會把分體式空調改為掛式空調設計,從他人安裝到自裝,省去了安裝費用。
除此之外,窗式空調還相對省地方,直接掛在窗上,不佔用房間內空間。
現在的房價已經這麼貴了,未來還可能更貴,完全有可能因為買不起大房子,而選擇這些盡可能省空間的家居配套設施。
當然,除了香港,掛式空調在歐美,也非常受歡迎。
2、瓷磚地和乳膠漆牆面
好像自從磚牆、水泥地被革新,家裡裝修就開始用瓷磚地、乳膠漆牆面。
但說實話,沒經歷過裝修,覺得這樣的配套再習以為常不過,經歷過一次裝修,真的是覺得這兩項“有待優化”,不管是人力成本還是操作環境。
先是人力成本,乳膠漆需要先刮膩子,一層、兩層、三層之後,再打磨刷漆,同樣一遍、兩遍。
自始至終,五遍流程過去,加上晾乾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得小一個月,人工成本極其高。
關鍵是,這一整套流程裡面,還牽扯著不可控因素,最終效果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師傅手藝。
再是工作環境,粉塵+油漆,這兩個哪一個,對於人體都有著極大的危害,可以預見的,若不是生活實在過不去,誰都不願意選擇這類又髒、又累、又傷身體的工作。
瓷磚也一樣,買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貼磚又是,要把磚錢和瓦工費用加一起,還真佔了裝修很大一部分預算。
所以,未來,這兩項也極有可能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木地板、和牆板。
如日本,這種情況就很典型,人力成本高,他們家裡基本都是木地板,條件好點的,找人來鋪,費用也比瓷磚低,條件不好的,也可以跟拼圖一樣,自己鋪。
當然,這其中也跟生活習慣有關,他們習慣於睡地上、坐地上,要是瓷磚,會體感冰涼,不利於健康。
這一點,我們能好一些,但是也會因為家裡有孩子、喜歡光腳的習慣,為了順應習慣去選擇更舒適的木地板。
然後是牆板,現在就能看出端倪,國內做木工板打底的越來越多,除了施工時間比較快,而且平整度更好。
最重要的是,還能營造出更美觀的家居效果,雖然會比乳膠漆買著貴,但減去人工成本差異,其實還可能更便宜。
說到這,有人可能就會問,那衛生間呢?總得貼瓷磚吧!
還真不一定,還是日本的例子,浴室用艾克板+地面捲材,或者整體衛浴。
固定的規格,直接搬回家,不僅嚴絲合縫,還能規避防水、漏水等潛在問題。
沒有拼縫的浴室,打掃起衛生來,也會變得超級省心。
當然,瓷磚和乳膠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淘汰的,畢竟有這麼多年的根基在,只是隨著社會趨勢的變化,在有了更優的選擇后,大多數人會逐漸選優。
3、定製衣櫃
我要說定製衣櫃可能會被淘汰,很多人肯定表示不理解,因為它能將空間最合理化利用。
這是事實,但貴也是事實。
成品櫃,如果前期把握好尺寸,提前吊好頂,其實也能做到嚴絲合縫的效果。
另外,老生常談的環保問題,新板材拿到你家晾,和晾好再搬回家,顯然後者更安全。
總之,不管是從性價比、還是效果、安全方面,成品櫃都優於定製櫃的情況,我們何樂而不為?所以淘汰它,也是遲早的事。
再放眼國內外,歐美地區,定製主要集中在櫥櫃,衣櫃要麼成品,或者自己做。
再到日本,壁櫥衣櫃占多數,打開門是步入式衣櫃,關上門櫃門和牆融為一體,看著簡約大方,且造價成本低。
我家當時就參考了這樣的做法,摺疊門內配了可以調節的金屬架,總體花費下來比成品衣櫃便宜,關鍵還省地方。
普通衣櫃進深少說都得55cm,而鐵架衣櫃寬度一般只有35cm,加上步入空間,也就才50多。
加上去頂、去地、去背板的設計,同樣的寬度,容量明顯大很多。
4、造型電視牆
造型電視牆,我們在做,但是明顯看出來一直在簡化,從早前的軟包、整個大理石、到現在的極簡風、大白牆、滿牆電視櫃。
一方面是審美變化,從雍容繁雜到盡量簡約;設計得當也能大氣美觀,不一定非得用“金錢堆積”。
另一方面是深受家務困擾,簡單的電視背景,也是家務的簡化。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錢花了,卻沒有任何用途。
不如投入到具體的功能上,比如做成滿牆電視,雖說花了櫃子錢,但至少能分擔家庭收納,讓家裡更整潔。
說到這,還得提一下歐美、日本,相比我們,他們其實更願意在家居上投入。
但為什麼他們的家裡基本都是電視往牆上一掛,底下最多再配個電視櫃或壁櫥?
原因無非是,提升美感有一千種方式,沒必要非得做造型電視牆,反而對美限制,後面還可能成為時代的眼淚,遭自己厭煩。
5、封閉式廚房
要說明白封閉式廚房為什麼會被淘汰,得從社會這門科學說起。
以前男權社會,廚房是女人的“專屬”,勞作了一天的頂樑柱回到家要“休息”,封閉式廚房能讓女人專心忙活,男人安心休息。
但現在不同了,男女平等,加上設計思路在進化,意識到這一點后,廚房設計也慢慢在發生改變。
完全開放式的廚房流行起來可能沒有那麼快,因為還受我們爆炒的烹飪習慣限制,但半開放式廚房,現在已經越來越普及。
一來方便交流,一個人在廚房忙活的時候,另一個人可以隨時照顧到感受,與之聊天,增進感情。
二來空間寬敞率的需要,半敞開的廚房,更通透,看著空間感更寬廣。
若是比較小的戶型,半敞開廚房的下半部分,順便做成島台餐桌,少擺一個餐桌,能騰出來很多空間。
所以未來極有可能,封閉式廚房完全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