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媽媽分享,培養一個內心強大,擁有幸福感的孩子,其實不難
更新于:2025-03-26 09:18:04

養育孩子,你有過沮喪和煩躁的時候嗎?

我有過,而且還不少。

兒童心理學著作《孩子:挑戰》在第一章就指出,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感覺到沮喪和煩躁。家長們都希望培養出快樂和自律的孩子。而事實上,孩子們卻常常感到不滿、無聊、低落,並表現出傲慢或者以自我為中心。

我和幾個家有女孩的媽媽聊天,發現情況確實如此。

尤其是我們的大寶們,升入七年級以後,面對學習的壓力,不是迎難而上,而是覺得無聊,不明白努力學習的意義。這讓我們頭疼不已。

試問誰不羡慕那些自律、快樂、懂得感恩的孩子呢?這樣的孩子,簡直是來報恩的。

大寶的班裡有位女孩叫梓清,就是這樣的孩子。梓清成績優秀,是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的學霸,日常待人接物也很得體大方,是令家長和老師都放心的孩子。於是,班主任老師邀請她的媽媽在班級做了一次分享。

梓清媽媽說,在孩子的教育上,她其實並沒有設定太高的目標,她想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內心強大,並且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學霸媽媽分享,培養一個內心強大,擁有幸福感的孩子,其實不難。

以這個大方向為目標,她學習了正面管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從梓清兩三歲起,媽媽就把她當成獨立的個體看待,跟她有關的事情會和她商量。慢慢地,梓清覺得自己在很多時候是能做主的。

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作業什麼時候寫,要不要報培訓班,媽媽都會給她提出建議,讓梓清自己做主,培養她的自主性。

比如,梓清會問她,我週六能和同學去看場電影,中午在外面吃飯,下午再回家寫作業嗎?

媽媽會提醒她注意安全,然後愉快地答應她。

梓清媽媽說,我們總要求孩子聽話,其實父母也要多聽孩子的話。

她還說,只要孩子的要求不過分,就盡量讓孩子做主。孩子越長大,越想要自主權,同時,他的責任感也越強。

第二,培養孩子的價值感

梓清媽媽說,這一點主要是通過示弱,讓梓清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讓她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需要的。

平時,她會經常問梓清,比如,媽媽這件事拿不定主意,你幫我分析分析。

或者向孩子尋求説明,媽媽有點不舒服,你可以把碗刷了,再把地打掃一下嗎?

梓清媽媽說,孩子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感,他們在意父母的看法,也想表達自己。

當孩子感覺自己被父母需要時,他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通過付出,知道自己在家裡是有責任和擔當的。

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會更加認同自己。

第三點,強化孩子的正面行為。

梓清媽媽說,有些父母會說,孩子愛和家長唱反調,越不讓他幹的事,他偏愛干。

這個問題在她家基本不存在,她總是強化梓清的正面行為,而不是指責她做錯的地方。哪怕一件小事,當梓清做得很好,她也會指出來,肯定她。

比如,梓清打掃了客廳,媽媽看到了,會對她說,媽媽很高興,因為你主動打掃了客廳,而且打掃得很乾淨。

當孩子的行為被表揚,被肯定,他在開心的同時,他的這一正面行為也得到了強化,相信他日後還會這麼做的。

孩子是渴望被父母看到的,當父母肯定了孩子的行為,既培養了他的自信,又給了孩子勝任感,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第四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還有一點梓清媽媽說很重要,那就是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愛他的。

大部分情況下,父母當然是愛孩子的。尤其當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或者在某方面表現突出時,父母會通過口頭獎勵,或者給孩子買禮物,來激勵孩子。

梓清媽媽說,她想強調的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能會吼他,或者會批評、指責他,這時候才是考驗父母的時候。被批評時,孩子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梓清媽媽說,她的做法是,當梓清犯錯時,她會就事論事,指出梓清的錯誤,但不攻擊孩子的人品,不貶低孩子的自尊。她會告訴孩子,媽媽永遠愛你,但是你的行為媽媽覺得不妥。

同時她會告訴梓清,相信她會改正錯誤,這就給了孩子力量,讓她有勇氣承擔責任,面對後果。

聽了梓清媽媽的分享,讓我很是受益。

確實,我們只看到了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卻忽視了在這份優秀的背後,是人家父母十幾年的付出。

梓清媽媽說得很簡單,其實要做到上述四點,並不容易。尤其是堅持下來,更不容易。

我想,是時候停止抱怨了,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知識,多思考、總結,育兒先育己,行動起來,事情就會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吧。

與我的朋友們共勉。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