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魷魚,我對它的喜愛反而源於曾經的排斥。上大學時,燒烤和炸串逐漸流行,每次和宿友逛街,總會經過燒烤攤,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腥辣嗆鼻的味道,每次都要屏住呼吸快步走過。那時候,我對魷魚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因此更不願嘗試。直到有一次,在市中心看到鐵板魷魚,大家幾乎人手一串,賣相十分誘人。我鼓起勇氣嘗了一口,脆嫩的口感加上孜然的香味,微辣過癮,頓時覺得魷魚原來這麼好吃!
如今,在海鮮市場很容易買到冰凍魷魚,無論是整條的,還是已經處理好的魷魚絲或魷魚須,都可以選擇。自從喜歡上魷魚後,我也嘗試自己烹飪,但最開始做出來的魷魚又腥又硬,孜然再多也蓋不住異味。後來才發現,失敗的原因是沒有提前焯水,導致炒製時大量出水,最終變成了“水煮魷魚”。因此,做魷魚之前,焯水是關鍵步驟!
魷魚富含優質蛋白,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牛磺酸,同時富含膽固醇、鈣、磷、鉀、硒、鈉等礦物質,有助於緩解疲勞、預防貧血、改善視力,還具有抗病毒和防輻射的作用,適量食用對健康有益。在整條魷魚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魷魚須。今天就來分享一道干煸魷魚須的做法,加入油腐乳調味,鮮辣開胃,既下飯又下酒,口感甚至超過鐵板魷魚!
食材準備:魷魚須 4 條、胡蘿蔔 1 根、尖椒 4 個、蒜瓣 3 個、薑絲適量、黃翠仙油腐乳 1 勺、紅油豆瓣醬 1 勺、生抽半勺、白糖小半勺、花椒適量。
1. 準備食材:魷魚須 4 條(後悔買少了,不夠吃),胡蘿蔔 1 根、尖椒 4 個、蒜瓣、姜絲、油腐乳、豆瓣醬等。油腐乳平時可以當小菜,燉菜時加入也能提鮮。
2. 處理魷魚須:去掉眼睛,撕掉表面的黑色薄膜,然後切成適當的大小備用。
3. 焯水:鍋中燒水,水開後放入魷魚須,焯水約 20 秒後立刻撈出,過涼水降溫,以保持脆嫩的口感。注意不要煮太久,否則會變硬影響口感。
4. 切配菜:胡蘿蔔切菱形片,尖椒、生薑、蒜瓣切好備用,也可以適量加入芹菜或藕片,增加口感層次。
5. 炒香調料:鍋中倒油,放入紅油豆瓣醬和花椒粒,小火慢炒至出紅油。
6. 炒蔬菜:倒入胡蘿蔔、尖椒、蒜瓣、薑絲翻炒,炒出香味。
7. 翻炒魷魚須:加入瀝干的魷魚須,倒入生抽上色,白糖提鮮,最後加入一勺油腐乳,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8. 出鍋:紅油豆瓣醬和油腐乳已有鹹味,無需額外加鹽,炒勻后即可盛出享用。
這道菜即使不加孜然,依舊鮮香味美,魷魚須脆嫩彈牙,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米飯,連減肥都拋之腦後!
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如果對這道菜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評論區討論!關注“若愚媽媽在廚房”,每天分享家常美食,帶你探索更多美味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