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長短?發現:步速提升兩成,壽命延長20%!
更新于:2025-03-26 08:54:08

走路,可能是每個人最自然不過的活動。

早晨起來,喝完水,隨手穿上鞋子,走到樓下,走一走,活動活動,順便看看周圍的風景。

或許很多人並沒有把走路當成一項“重要”運動,覺得它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打發時間的一個簡單手段。

然而,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走路的速度竟然和壽命有著直接的關係,步速提升了20%,壽命也可能延長20%。

這個研究結果出來的時候,不少人估計都愣住了:啥?步子邁快點,真能多活幾年?咋感覺好像是跑步機上的廣告詞?

那麼,走路快慢真能決定壽命的長短嗎?如果真是如此,難道我們每天不需要去健身房拚命跑步,也能活得更久?

走路這一看似簡單的活動,真的藏著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嗎?走得快真能延長壽命?

有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尤其是快速走路,確實和健康狀態、壽命有著密切的聯繫。

根據一項大規模的健康研究數據,走得快的群體相較於走得慢的人群,心臟病、中風等重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整體壽命也更長。

走路快的人,新陳代謝就像開了 “加速器”,血液迴圈順暢無阻,心肺功能更是活力滿滿。

不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快”就一定好。這裡的“快”,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

具體來說,研究者將人們分成了不同的步速組別,其中“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跑得動的“飛快”,而是在個人身體承受範圍內較為適宜的步速。

也就是說,快步走和漫步是有區別的。步速適中的快走,能夠讓心率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範圍,促進血液迴圈,但又不會過度增加身體的負擔。

研究表明,步速提升了20%的人群,壽命會延長大約20%。

這個數據一看就讓人興奮:“哇!原來我可以不跑步也能活得久?”

但問題來了,單純的走路也有它的學問,走得過快反而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身體沒有適應,或者步伐過於急促,容易讓身體承受過大壓力。

反過來說,太慢的步伐,不僅無法達到加速新陳代謝的效果,反而可能讓身體進入一種“停滯”的狀態。

快走能改善哪些健康問題?快走看似簡單,其實有著廣泛的健康益處。

比如,快走對心臟的好處就不言而喻。走路本身就是一種低衝擊的有氧運動,不像跑步那樣對膝關節和腰椎產生劇烈的壓力。

它可以提高心率,改善心血管健康。長期保持適度的快走,不僅能促進血液迴圈,還能幫助調節血脂、血糖,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特別是到了中老年時期,快走能增強心臟功能,有效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快走還對減肥有説明。大家常常抱怨減肥很難,事實上,減肥的關鍵並不只是控制飲食,運動同樣不可或缺。

快走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率,尤其是對於那些體重較重、久坐的朋友來說,走路是一項比較溫和卻非常有效的減肥運動。

研究表明,快走能夠幫助減少體內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減少脂肪的堆積,降低患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不僅如此,快走還能改善人的心理狀態,減輕焦慮和壓力。

當一個人感到焦慮或壓力大時,適當走上一段路,快步走幾分鐘,身體內的應激激素(如皮質醇)就會得到調節,心情會變得更加舒暢。

走得快的人通常會表現得更加精神飽滿,因為他們的身體通過運動保持了較高的能量水準,

長期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會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更加從容。快走是如何影響壽命的?

那麼,為什麼走得快能讓人活得更久呢?這背後其實有很多生理機制在起作用。

首先,快走能有效增強體內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流通,尤其是腦部的供血。

這對保持大腦的健康至關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越來越慢,甚至出現一些認知障礙。

快走能夠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從而有助於延緩衰老,改善認知功能。

此外,快走還可以激活身體內的“修復機制”。當身體進行快走運動時,肌肉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微創傷,

隨後肌肉會通過修復來增強強度與耐力,這個過程不僅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還能幫助抵抗衰老。

與此同時,快走時人體會釋放出一種名為“類脂肪酸”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助於修復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對抗衰老的過程。

快走還會改善血糖代謝,降低糖尿病的風險。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糖尿病的風險也逐漸上升。

而快走能夠有效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説明血糖更好地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幾率。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適量的快走的人,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久坐不動的人要低得多。

慢走也有好處,但別光走不動腦。雖然快走有很多健康益處,但走得太慢的朋友也不要沮喪。

慢走同樣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年朋友來說,慢走是一項負擔小、壓力小的運動,可以有效避免過度勞累。

然而,慢走的一個問題在於,它並沒有帶來像快走那樣的激烈運動效果。

慢走雖然有助於放鬆心情,保持一定的活躍度,但它對心血管的刺激和肌肉的鍛煉效果遠遠不如快走。

慢走的好處在於,它是一種比較適合老年人群體的活動,不需要太大的強度,能夠有效促進血液迴圈和關節的靈活性。

慢走時,不僅能幫助緩解壓力,還能改善體力,但如果想要通過走路來有效增強心肺功能、減脂和提高代謝,快走才是更為理想的選擇。

走得快是否就一定會延長壽命呢?當然不是。

健康的壽命不僅僅是靠步速決定的,還和很多其他因素密切相關。

比如,飲食習慣、作息規律、心理狀態、遺傳基因等都在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和壽命長短。

而且,即便走得再快,如果忽略了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走路的速度也不能成為長壽的“護身符”。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資料

[1]走路快的人更長壽[J].新農村,2008,(02):30.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放過自己,放下人生
放過自己,放下人生
2025-03-26 08: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