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家裡衛生間裝修,並非需要花大錢,
但值得花點心思~
實際上,很多人裝修都走了不少彎路~洗手間更是翻車專案集中區...
不懂的人選擇抄作業,沒曾想,人家的答案也是錯的;有的人選擇憑感覺來,但結果證明,你的感覺出了錯...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家庭成員、使用需求都不同,況且,有些衛生間的設計,純屬一見傾心,實際不咋地的存在:
(並非全都符合每個人的觀點,參考即可!)
1、衛生間門。
木門造型多,更有厚重感,於是很多人衛生間也用木門。
但洗手間每天洗澡、洗漱,帶來的水汽會非常大,木門長期被水汽浸染,不能說一定會翹邊、鼓包、開裂,發黴,但概率比較大,案例也不勝枚舉~~
有些門套是最先出問題的地方: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裝極窄合金邊框玻璃門,清爽簡約好打理,關鍵不怕水汽,潮濕,如果你喜歡長虹玻璃,那靠里一側一定要做磨砂的,透光不透人:
洗手間門做單包套就行,價格更便宜,也不影響美觀和使用。
2、衛生間瓷磚選大還是小?
說實話,這是個主觀審美問題。
個人覺得大磚更好一些,因為大小磚我都用過,大磚簡潔乾淨,縫隙少,對縫簡單,整體感好;
小磚精緻、優雅,可以打造更飽滿的視覺效果,但鋪貼比較費工,縫隙多,牆地對線需要可能稍微麻煩些,清理費時,後期做美縫,成本也會高一些。
3、燈暖還是風暖?
小時候家裡用的燈暖,現在用的風暖。
燈暖就像冬天取暖的小太陽,局部發熱,風暖就像空調送風,屬於整體慢升溫。
但很多人把風暖用錯了——風暖是在洗澡前,提前十幾分鐘開上,而不是等洗澡時現開。
燈暖
舒適度上:風暖是提升整個空間溫度,進浴室就被熱氣包裹,燈暖,大部分是頭熱腳冷,一出燈下區域就會明顯變冷。
當然,有人會說自己燈暖用了很多年一直很舒服,不習慣風暖,這個很正常,因為每個人感受不同。只是綜合對比,風暖更適合一家老小。
4、台盆選台上還是台下?
臺上盆我用的直觀感受就是:看著有點高級,但太容易濺水了,不好清理,特別是台盆靠里的縫隙。
台下盆雖然普通,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還是很靠譜的,而且現在還有陶瓷、岩板一體盆,顏值高,衛生又好清理。
根據我自己的體驗,更推薦台下盆。
5、衛浴花灑
很多朋友被網上的效果種草,買了純黑色、純白色的的衛浴花灑。
顏值確實不錯,頗有質感,但不少朋友反映會掉漆(不乏因為低價產品質量問題)、容易刮花。
其次,這種顏色需要經常做清潔,不然污漬水漬會非常明顯,如果你和我一樣比較懶,那就選銀色或者槍灰色。
6、淋浴地漏
極簡的長條地漏、隱形地漏,它的下水速度並不比方形快多少,只是改變了下水槽外觀、增加漏沿長度,讓地面水快速流到集水槽,但下水管的直徑、流速並沒有被改變。
但也是因為長條地漏槽長,面積大,所以它的清理比方形地漏更麻煩;線性地漏不僅價格貴,堵了更麻煩。
颜值放在合理的地方很好,地漏這個東西,能快速下水、別隔三差五堵水才是最重要的,刻意追求顏值,個人覺得意義不大。
7、馬桶的選擇。
馬桶的沖水方式,主要有虹吸式和直衝式馬桶。
直沖式馬桶是最常見的,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沖水噪音大,家裡門如果隔音不好,臥室都能聽到公區衛生間的沖水聲,可能還會有返臭的情況出現。
而虹吸式馬桶,也分好幾種:
漩渦虹吸聲音小,但沖刷效果一般;
噴射虹吸,沖刷效果好,聲音略大,但能接受;
超漩虹吸,結合了以上二者優點,但價格貴一些。
漩渦虹吸不推薦,其他的根據自己情況選擇。
8、美縫。
美縫劑主要有3類:普通美縫劑、環氧彩砂、聚脲美縫。
美縫劑:有光澤,容易清洗,便宜,但容易變黃,容易脫落。
環氧彩砂:防水防黴,硬度很高,顏色多,有質感,但價格比較貴,也容易變黃,不適合淺色瓷磚
聚脲美縫劑:硬度高,不易變黃,耐用性強,可定製顏色,但價格最貴。
我的建議——如果你家是淺色瓷磚,最好要買聚脲美縫劑,防止變黃!
9、吊頂選蜂窩大板?鋁扣板?還是防水石膏板?
鋁扣板最常見,性價比最高;
蜂窩大板簡潔俐落,縫隙少,整體性更強;
防水石膏板,顏值最高,但成本大,施工麻煩,後期隱患大,雖說專用石膏板防水,但時間已經證明:再牛也經不住耗!
預算少就選鋁扣板,好用便宜;預算高,要求高,那就選蜂窩大板。
10、壁掛收納
比如毛巾架、置物架、拖鞋、拖把架……
壁龕可以做,但要瞭解清楚師傅的手藝,不然錢花了還難看;
這效果~
其他的任何膠黏、免釘式的挂鉤、掛桿,最後大概率都逃不開掉落的尷尬,要想長久耐用,最好選打孔固定的置物架。
11、浴室鏡選裸鏡還是鏡櫃?
小戶型最好選鏡櫃,增加衛生間收納,把那些小的瓶瓶罐罐收起來,不僅乾淨清爽,看都舒服,也方便做檯面衛生~
如果你家洗手間很大,收納足夠,想要更極致的體驗,那就裝裸鏡,儀式感更強,也更大氣。
12、台盆做牆排還是地排?
如果你是懸浮檯盆櫃,那肯定做牆排,不然底部下水管外漏就太難看了;
反之如果是落地櫃,那地排也能接受,畢竟更簡單,不需要改造,只是偶爾的衛生清理稍微費點事而已。
13、下水道要不要包隔音棉?
肯定要包,我第一次裝修就是沒注意這個位置,所以每天晚上都能聽到樓上沖水的聲音~
下水管道不僅要包,而且還要包好——阻尼片+隔音棉一起,不僅隔音效果好,還能避免漏水、防凍。
如果只是包保溫棉,隔音效果不明顯。
...
衛生間面積雖小,但很重要!
其使用的舒適感、便利性將十分直觀、明顯,希望大家用心、理性對待,創造舒適居家。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