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家,怎麼還會呼吸!
更新于:2025-03-26 08:13:35

處在都市生活快節奏的壓力之下

歸家之時只想肆意呼吸自由空氣

於一呼一吸之間感知家帶給人的鬆弛

那麼家的呼吸感是什麼呢?

是輕盈,健康,有通透感。

空間佈局、採光、軟裝陳設、色調……

這些都是家是否具備通透呼吸感的影響因素。

01.

採光和通風

讓光和空氣流動起來

昏暗的環境容易讓人疲憊、懶惰,而充足的採光能夠驅走沉悶和陰冷,讓整個家居環境感覺更寬闊、 更舒適。

LDKB或者LDK設計,通透感滿滿

通過拆除客廳陽臺、餐廳廚房之間的牆體,減少阻隔,能有效提高空間採光,提升空間利用率與室內的通透度,是讓空氣流通起來的一大利器。

當然,如果家裡不具備敲牆的條件,也可以通過燈光、隔斷以及新風來解決。

新風系統,讓家真的可“呼吸”

通風不僅僅是讓家會“呼吸”,也是營造健康家居的關鍵。想讓家裡的空氣真正流通起來,可以考慮新風搞起來。

新風是一個專門提供新鮮空氣的設備體系,通過風機將室外的新鮮空氣吸入室內,在吸入的過程中與室內的二手空氣進行氣體交換,並且過濾掉外面空氣中的灰塵和顆粒物,實現室內室外空氣的互相流通。

善用玻璃材質,提升採光

玻璃這種材質可折射光線,帶來通透的視感,這是玻璃隔斷天然的優勢,對於小戶型來說堪稱擴容神器!

當然也可以通過開室內窗的形式,讓光線在室內不受阻隔,穿透不同空間。

02.

留白——去除無用之用

留下純粹空間

無用的功能、材質堆積,只會讓人覺得家喘不過氣。

空間留白

空間功能不用滿打滿算,簡化一下,留出足夠的“空白”,讓家裡有更多活動空間。

對於當下不會用到的功能,可以暫時不做安排,功能遞增,讓空間可以生長。

挑高留白

空間大不等於房間多,呼吸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整體視覺感官更開闊。

選擇挑高,選擇用空間留白,是最直接的營造呼吸感的方法。

牆面留白

有時候簡單的大白牆,或簡單裝飾,簡化空間功能,減少材質裝飾,給家居留白空間,也是給家居更多的“呼吸”空間,整體更清爽大方。

△簡單大白牆

△大白牆+線條裝飾

03.

合理收納

清爽大方才好“呼吸”

給每個物品找一個合適的安置空間,家才能久住不亂,不顯擁擠。各種收納櫃就可以安排上了~

△玄關櫃

△電視櫃

△餐邊櫃

△衣櫃

對於家裡的主要收納櫃體,選擇定製設計,空間利用率更高,收納力更強。為了防止物品在家裡沙發上、座椅上堆積,我們還可以做好牆面的收納。

04.

綠植點綴

豐盈的生活感

自帶呼吸技能的綠植,是一個家裡生生不息的象徵。

綠植不僅能讓家裡充滿生氣,也能跟不同的風格適配,給家居顏值加分。

05.

選用輕盈的傢俱

減輕厚重感

線條,質感輕盈的窗簾,鏤空的傢俱,簡潔的色系,都是給空間減負的重要部分。

重型遮光簾換成柔軟飄逸的窗簾,整個空間就靈動了起來。

選擇細腿兒傢俱,可以平衡傢俱本身的厚重感。

在家居佈置中,不僅可以選擇具有鏤空元素的傢俱單品,也可以將櫃門等做成鏤空。

點線面中,線條是最輕盈的元素,不妨選擇那些帶有利落線條感的單品,或者在空間中加一些纖細的線條,輕盈感更強。

05.

懸浮設計

飄起來的感覺更輕盈

懸浮設計主要是在裝修過程中,通過預埋、加固等處理方式,讓物體呈現出懸浮的即視感,讓空間看起來更加輕盈通透。

電視背景牆做懸浮設計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格調感十足。

▲懸浮玄關櫃

▲懸浮床頭櫃

一個會呼吸的家,不僅是不擁擠嘈雜的,也是能讓人感受到鬆弛的空間。這樣的家,才能真正給居住者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