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久了才發現:曾經必備的家居產物,都淪為了“時代的眼淚”
更新于:2025-03-26 08:50:14

時代的發展必然一往無前,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必然隨著新事物的出現而不斷變化。

就拿家裡的一些物品來說,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再適用,或者被新產品給替代了。

本期就盤點10個曾經家家必備,如今被漸漸淘汰的“家居產物”,全都是“時代的眼淚”啊。

一、固定式晾衣桿

過去,陽臺的晾衣桿,基本上就是兩根不鏽鋼管,雖然承重力不錯,也十分耐用,但日常使用時卻有些不便,需要利用撐衣桿才能把衣服掛上去,並且無法曬被子和床單。

如今,基本上被電動式晾衣桿代替了,只要輕輕一按晾衣桿就可自由升降,完美解決了傳統晾衣桿使用不便的問題。

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家庭為了美觀,還徹底捨棄了陽臺晾衣桿,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衣物烘乾機。

二、客廳大吊扇

過去,大吊扇算是家裡必裝的產物了。作為夏天的“清涼神器”,我腦海裡甚至還有小時候在吊扇下吃西瓜的畫面,那叫一個愜意。

如今,隨著空調的普及,大吊扇基本上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不是不好用,只是現代住宅因層高問題,已經不適合再安裝大吊扇了。

不過家裡層高若能達到2.7m以上,還是可以安裝一台。在天氣不是特別炎熱的情況下,比空調要省電舒適。

三、客廳機頂盒

過去,家裡安裝了電視機,就必須加裝上自帶遙控器的IPTV機頂盒,只有這樣電視才能正常觀看各種節目頻道。

如今,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別說機頂盒了,就是電視機都被很多家庭拋棄了。即便安裝了電視機,也不再需要機頂盒了,只要開通了會員就能隨時觀看。

四、機械門鎖

過去,家裡的入戶門基本上都是機械門鎖。也時常會因為丟鑰匙、找不到鑰匙、出門有沒有帶鑰匙而感到困擾。

如今,就連開發商交付的新房,都幫我們預裝上了智慧門鎖。不管是指紋解鎖、密碼解鎖,還是人臉識別解鎖,都比鑰匙方便多了。

除此之外,智商門鎖的遠程監控,手機app互聯,也極大增加了居住安全性。

五、大棉花被

過去,大棉花被就是冬天里最溫暖的陪伴,哪怕天氣再冷,晚上睡覺也能給人一種滿滿的安全感。

此外,它也是結婚必不可少的嫁妝品,像我的大衣櫃里,就有幾床當時結婚時置辦的大棉花被。

如今,基本上被更加輕薄柔軟的蠶絲被、羽絨被、羊毛被代替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棉花被太厚重了,壓在身上有些喘不過來氣,並且吸濕性比較強。

六、枕巾

過去,為了避免睡覺時把枕頭弄髒,都會鋪一塊枕巾。我還記得小時候睡覺因不喜歡鋪枕巾,被老媽兇了很多次。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不明白枕頭為啥一定要鋪枕巾,明明那個時候已經有枕套了,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如今,除了老一輩人之外,已經很少看到有人用枕巾了,基本上都是枕套,臟了丟洗衣機里清洗就好,非常方便。

七、萬能充電器

過去,手機電池是可以拆卸的,萬能充是家家必備的。不僅僅能給手機電池充電,相機、遙控器的電池也都可以充,只是充電速度有點慢。

如今,基本上被時代淘汰了,估計一些00后看到了都不認識。取而代之的是統一充電線,不僅充電效率高,也更加安全。

八、燒水壺

過去,開水都是用明火燒開的,然後再衝到暖水瓶裡。唯一的麻煩,就是在燒水的過程中需要不定時看一下,防止溢水。

如今,應該沒有多少人再用明火燒開水了,要麼是用電水壺,要麼安裝淨水機飲水,比用燒水壺要方便多了。

九、牆面掛鐘

過去,家家牆面都會有一個掛鐘,甚至是客廳里標配的產物,除了用來記錄時間之外,還承載了一種家的儀式感。

如今,隨著手機、電視、智慧音響等電子產品的存在,越來越多家庭不再刻意安裝了。即便有些家庭安裝,也是作為一種裝飾的存在,沒有任何實用性的意義。

十、報紙

過去,報紙是我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之一,並且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報刊亭,也方便了我們及時瞭解當天的新聞和熱點。

如今,隨著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資訊的獲取方式越來越便捷,街頭的報刊亭也逐漸消失了。甚至有時為了能找到一些報紙做家務,還得到廢品回收站那裡去尋找購買。

寫在最後:

縱觀時代發展,無論是什麼家居產物,真正適合我們的永遠都不是流行,而是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審美和需求。

那些淪為“時代眼淚”的產物,或許有一天也會以另一種形式回歸,煥發出新的價值。

窮富,早有因果!
窮富,早有因果!
2025-03-26 07: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