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發現息肉,是怎麼回事?不切除會不會發展成癌?
更新于:2025-03-26 08:30:47

最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很多人在面臨疾病時,都會表現出極大的恐懼,而且有不少疾病,都會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其中,多以惡性腫瘤為主,似乎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一旦自己的身體開始出現了些微異常,人們都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患上了癌症。

比如,有些病人在體檢過程中會發現自己體內有息肉,比如胃息肉,如此,就會開始擔心體內的息肉是否有癌變的可能。

那麼,以胃息肉為例,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到底會不會發生癌變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在人體某些臟器的表面若是出現了一些贅生物,在臨床上都被稱作息肉,息肉分佈非常廣泛,常見的就有鼻息肉、胃息肉、腸息肉以及聲帶息肉等等,而這些部位的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都是良性的,但若是出現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也不排除有癌變的可能,比如若是出現在了摩擦比較多的部位,如胃腸道息肉,那麼發生的癌變幾率就會有所增加。

而就胃部息肉來說,其形成原因非常多,比如遺傳因素,如果家族裡有非常多見的息肉病史,那麼其子代出現息肉的幾率也會增加,同時,由於一家人的飲食習慣通常是比較相似的,而這種相似的飲食習慣往往就很容易引發家族聚集性疾病,比如息肉、腫瘤等。

另外,息肉的出現還與個人的生活習慣存在一定相關性,比如,有些患者在生活中經常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有酒精类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等,而這些食物又很容易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就自然會誘發各種炎症,在有炎症的情況下,身體會分泌大量的炎症因數,如此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進而出現贅生物,即胃息肉。

那麼,胃息肉會不會發展成癌呢?

其實,並不排除存在癌變的可能性,而容易癌變的息肉,一般分為這幾種情況。

第1種情況是腺瘤性的息肉,這種息肉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特徵,就是它會呈現不典型增生的病變,這種不典型增生就是癌前病變,如果不加處理,就會有癌變的幾率,而它的癌變幾率大概在10%~30%之間。所以,一旦發現胃部的息肉是腺瘤性息肉,醫生多半都會建議手術切除。

第2種息肉是炎症性的息肉,這種炎症性息肉,通常不伴有不典型增生,其癌變幾率是非常小的,如果導致的癥狀不是很明顯,即使不進行手術切除,問題也不會很大。

當然,從息肉發展成癌症到底要多久,往往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有些人在短短幾年之內就有可能從息肉發展成癌症,而有些患者在幾十年內可能都不會出現息肉癌變。

總的來說,息肉發生癌性病變的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如果家族裡原本就有胃癌等惡性腫瘤家族病史的人群,那麼一旦發現息肉,就一定要加以警惕,畢竟這種惡性腫瘤有比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再加上一個家庭有相似的飲食習慣或是生活習慣,這也會增大息肉癌變的幾率。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也並不是所有癌症疾病都是由息肉轉化而來的,所以,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客觀理性地對待疾病,一旦發現息肉,要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予以積極地治療,同時也要科學預防其進一步惡變。

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絕大多數息肉都不會出現癌變,並且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大家也不需要過分擔心。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