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衛也能變身明亮空間:掌握這5個設計秘訣,讓小衛生間煥然一新!
更新于:2025-03-26 10:37:08

衛生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家庭裝修領域,其地位更是舉足輕重。特別是一些主臥室的暗衛和小戶型中的陰暗廁所,往往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加之環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那麼,如何設計這些小暗衛呢?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通過功能外置來確保光線無遮擋

——洗手台外移

如果衛生間面積超過3平方米,可以考慮將洗手台外移,這樣既能改善採光問題,又能優化生活流線,使日常洗漱更加方便,避免頻繁開燈,也不會因為暗淡的衛生間影響使用體驗。

同時,洗手台外移可以利用部分過道空間,借助鄰近區域的光線進行改善,讓視覺效果更加通透。即便過道空間有限,只需將洗手台寬度設定在60-80cm之間,就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對於外移到外側的洗漱台,需要單獨建造一堵牆進行分隔。為了隱藏洗漱臺上的日用品,半牆的高度一般設定在1.0~1.2m。實牆上部不封頂,留出部分空間用玻璃磚填充或增設玻璃隔斷,既保持通透性又具備裝飾效果。

暗改明的理想方法

——借光

最簡單的方法是從門開始著手,相比近年流行的長虹玻璃門,油砂玻璃門是更佳的選擇。推薦採用8mm雙面超白油砂玻璃,它透光而不透視,兼顧隱私與美觀。

此外,要提高採光同時有效遮擋視線,不得不提及衛生間的救星——玻璃磚。它具有防水、防潮、易清洗的特點,同時保護隱私,半透明的質地能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同時保障私密,用作乾濕區的隔斷顯然是明智之選,有效解決暗衛的問題。

如果衛生間面積較小,無需設置封閉淋浴房,可用透明半隔斷將淋浴區獨立分隔。這樣淋浴時水花不會濺到其他區域,同時也使視野更開闊。減少阻隔,空間就不會顯得狹小昏暗。

當借光不足時,自己創造光源

——補光

1、洗漱區

關鍵是照亮水池四周和鏡子中的自己,因此最佳的光源應位於鏡子周圍而非頭頂。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在鏡子與臉部對應的天花板位置增加筒燈,這樣燈光雖不易察覺,但能通過鏡子反射至面部,使人清晰看見自己的臉。

更好的選擇是在鏡子周圍佈置光源。例如,帶有燈帶的鏡子照明更合理,光線柔和,同時增強面部亮度。對於安裝了鏡櫃的小暗衛,建議在鏡櫃頂部和底部安裝燈帶,補充亮度的同時,還能照亮被鏡櫃遮擋的洗手台。

總之,鏡子周圍的照明優於頂部照明。洗手台區域的燈光色溫最好在4000K以上,顯色指數也要高於90。

2、馬桶區

建議將光源稍微後移至馬桶後方,利用牆面瓷磚的反射使空間更明亮。推薦使用光束角大於60°的筒燈,讓光線更柔和。此處選用5W的筒燈就能滿足照明需求。

3、淋浴區

與洗手台和馬桶區相比,淋浴區的燈具要特別注意防水和防爆。如選用燈帶或軟膜天花,必須確保良好密封,避免水汽凝結引發安全問題。

推薦選用防水筒燈,安裝位置至少距離花灑30cm以上最為合適。色溫宜選擇2700K-3000K左右,暖黃色燈光能讓人感覺更加舒適、放鬆。光束角建議約60°,避免直射高溫燈光,營造輕鬆氛圍。

衛生間的品質直接影響居住的舒適度。無論是明亮的衛生間還是存在問題的暗衛,裝修改造時都需全方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