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劉女士因為口幹、多飲和多尿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后確診為2型糖尿病,醫生給劉女士開了一個降糖處方,第一,要管住嘴,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一定不能再吃了,要不血糖是不可能控制好的;第二,要邁開腿,久坐不動,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胖,血糖自然也就會變得越來越高;第三,要堅持用藥,爭取把血糖控制達標;第四,一定要保持好的睡眠。
劉女士說,這三點自己都能做到,但是第四點,對自己來說很難。
原來,劉女士年輕時有長期熬夜的習慣,所以睡眠也一直不太好,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品質更差了,所以醫生說一定要保持好的睡眠,對她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劉女士有這樣的困惑,醫生,難道睡得好不好,還會影響血糖嗎?
醫生點點頭,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睡得好的人,血糖往往能控制的很好,而睡眠質量特別差的人,血糖往往容易升高。
不妨來看一項研究。
美國的一項發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糖尿病的發生不僅和不健康的飲食有關,還與睡眠直接相關,即使你吃的再好,睡眠不好也會引發糖尿病。
問題來了,這裡所說的睡眠不好,究竟是指哪些情況呢?
第一,睡眠時間過少
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面臨的睡眠問題,很多人一晚上只能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不容易睡著,睡著了又容易早醒,醒了以後再也睡不著,這是很多人遭遇的睡眠障礙。
其實,一個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要保證在7-8個小時左右,如果你每天只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那麼睡眠肯定是不夠的。
睡眠時間過短,很多人的感覺都是,因為睡不好,第二天的精神狀態特別差,內分泌功能也容易紊亂,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長期睡不好,睡眠時間短,是很容易導致應激的,在應激作用下,身體里的各種有害激素就會分泌過多,對血糖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第二,睡眠時間過長
睡眠時間太短不好,那麼睡眠時間過長好不好呢?當然也是不好的,有些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可以達到9個小時甚至更多,有些人熬夜以後,往往一覺可以睡到第二天的下午,但是睡的時間越久,就越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整個人更加疲憊,內分泌也更易紊亂。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長(每晚大於8個小時)也會引起身體胰島素抵抗,使血糖控制變差,從而誘發糖尿病。
第三,晚睡晚起
其實,最適合身體節律的是早睡早起,一般在晚上22點這個時間上床睡覺是最好的,很多人養成了長期熬夜的壞習慣,往往睡得特別晚,第二天為了補覺,又起來的特別晚,這樣做很容易破壞生物鍾的節律。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身體最需要的就是規律,規律越好,身體就越健康,身體各個器官的運轉就越好,如果晚睡晚起,無疑破壞了生物鍾的節律,那麼就可能導致內分泌的紊亂。
第四,睡覺打鼾
很多人會說,醫生,我每天是22點睡的,基本每天也能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可為什麼我的血糖還是控制不好呢?有些人由於特別胖,睡覺的時候打鼾很嚴重,主要原因是脖子粗,導致咽喉部狹窄,所以容易導致缺氧,這類人最易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由於長期缺氧,患者在睡眠時會由於缺氧刺激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而使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引起糖原分解增加及糖異生作用增強,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現在再回頭去看,你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醫生會建議劉女士一定要睡的好一點?2型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疾病,而只有睡得好才能促進內分泌的穩定性,很多人雖然長期睡眠品質不好,但從未重視,其實,如果真的存在睡眠品質不好,應該第一時間要醫院就診,以查找出導致睡眠不好的真正原因。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注:本文所涉及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