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蠟燭,不斷燃燒,總有一天會油盡燈滅。
既然消耗是無法避免的,那麼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降低消耗,讓燈火燃燒的時間長一些,火焰也變得美一些。
作為退休老人,也許退休金不高,但是你活得比人更久一些,反而賺得更多。
學會過低耗生活,做到“六個慢”,比什麼都幸福。
01
美食,慢用。
汪曾祺說:“四方餐食,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
人活一天,就要吃三頓。是狼吞虎嚥,還是慢慢享用,生活的品味是完全不同的。
就算是 山珍海味,你一口就吃完了,那也是索然無味吧。
農村有句罵人的話:“餓死鬼投胎啊。”是的,那些快速吃的人,是不禮貌的,也是急著去吃苦的,福氣就弄丟了。
退休了,帶著老伴一起去買菜,回到家一起洗菜,做飯。
慢慢等一鍋湯,看這熱氣冒出來。
或許可以來一杯酒,不要很多,只是輕輕地抿一口。
三餐的煙火氣多了,小家庭的溫暖就多了。三餐四季,都顯得珍貴。
02
風景,慢看。
多少退休老人,跟著旅遊團,到處去看,一天就打卡幾個景區。
或者在夜裡,還在匆匆忙忙地趕路,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走了一大圈,回到家,發現自己只是帶來一堆的照片,並不知道某個地方的特色,也不會和當地的人聊聊天。
看看蘇轼是如何旅遊的。
他和朋友去了赤壁——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人在風景裡,不急著離開,而是等月亮爬上來,等一陣風。人就像神仙一樣,飄飄然。
為什麼我們失去了看風景的耐心呢?
退休了,時間真的很多,不要趕著公休日,去湊人頭;不要因為錯過了今年的秋天,就急著找回來,大不了明年再來。
也許一輩子都看不完所有的風景,那也是沒有關係的。最重要的,是一路看一路開心。
03
出門,慢走。
上班的時候,匆匆忙忙地走,尤其是一大早出門,非得趕到某個點的公交車。
退休了,你也是老人了。如果你還一大早去擁擠公交車,會被人討嫌的。
學會照顧上班的人,讀書的孩子。你晚點出門,是沒有關係的。
你萬一跌倒了,這是大麻煩。身體受傷不說,有沒有人扶你一把?,還是問題。
慢慢走,你會發現自己居住的城市,有好多的地方,你是很陌生的,甚至一次都沒有來過。
走在城市的小街,你也是一種旅行,還是一種探索。
也許一天走不了幾裡路,但每一步都穩定。
人多的地方,讓一讓,靠邊站。多讓幾次,也也就是耽擱了半天吧。
04
姻緣,慢愛。
作家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退休了,你不再會有前呼後擁的場景,你也不要指望高朋滿座。
人與人是利益交往,真情的人沒有幾個。
能夠陪你到老的,每天都在的,就是老伴了。
曾經你忙著上班,也沒有幾天卿卿我我。但是往後的日子,就應該交給老伴了。沒有很熱的感情,但是有淡淡的相愛。能牽手的日子,別總是肩並肩。
一起看風景,一起做飯,一起逛超市,一起說說往事。
你還可以邀約老伴,拍一拍婚紗照。浪漫,是可以創造的。
愛得時間長久一些,你晚年也會溫暖一些。也不得不說,老伴還是最好的保姆,什麼都管著你,還不要你付工錢。
05
開口,慢說。
俗話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確實,老人的經驗是很豐富的,對晚輩很有參考價值。
可是老人滔滔不絕地說,後生是會反感的。
做一個不太嘮叨的老人,走到哪裡,都很受歡迎。
當然,老人也要克制自己的情緒。時代不同,老人總會看不慣社會上的一些現象。
生氣來了,就冷靜幾分鐘。這樣就會少很多的麻煩,尤其是不會起衝突。
言語慢了,衝突少了,禍事就能夠止損。
比方說,老人上車後,沒有人讓座,別急著喊。應該用“問的口氣”,說:“我不舒服,誰能讓個座位呢?”
古人雲:“語遲則貴,行緩則安,事緩則圓。”
言語的速度慢,開口前想一想,事情會好辦很多。
06
有錢,慢花。
退休了,確實不太缺錢。或許你還有一大把存款呢。
但是你不要急著花完,應該繼續節儉。
總是節儉的老人,其實給子孫樹立的標杆,帶動了好的家風。尤其是帶娃的老人,無形中就給了娃好的德行。
人有三長兩短,意外總是無法避免。這是花大錢的地方。
晚年不要兒女給錢養老,這也是對兒女的愛。
萬一這錢花不完,也沒有關係,給兒女去花吧。
人最怕的,就是人還在,錢卻沒有了,或者不夠了。
07
退休后具體的生活方式,形形色色。但是低耗生活,是每一家都需要的。
但凡迅速消耗生命的,都是錯誤的,慢慢來的,都是對的。
慢一點,自己能夠把握節奏,最終是勝券在握。
從匆匆忙忙的上班生活,調整成從容不迫的慢生活,這是第二次開啟人生。
如果說,上班如太陽一樣熱烈,那麼退休就如月色一樣溫柔。
餘生不長,消耗的東西越少,留下的東西越多,那麼延年益壽就越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