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職場的“不可替代性”,都是忽悠你的
更新于:2025-03-26 07:57:04

估計很多人初入職場,會有一些老人傳授自己的職場經驗給你,要懂得如何提高你在單位里的“不可替代性”。

乍一聽好像好有道理,但實際上,做為一家組織,永遠都不可能將某人設為不可替代,除了老闆。站在組織管理的角度上,任何沒有備份的“不可替代”都是對組織的極大威脅,現代管理學搞這麼多理論與實踐出來,其實就是要讓組織內的所有崗位都可以變得可替代。所以說,做為一個職場人,正確的從業理解,恰恰應該與這些所謂職場老人的想法反過來,不再要求自己成為那不可能的“不可替代”,而是盡量成為一個多面手,讓自己能夠隨時替代任何人。在職場真正需要你注意並且隨時要磨練的,是要將你自己學習並積累到的經驗,具有行業的通用性和相容性,說直白點,就是不要被過窄的經驗束縛住,以後換公司換平臺,你的經驗可以通殺,讓自己有更多的就業選擇。

所謂這種職場技能的通用性應該怎麼理解呢?打個比方說吧,你現在的公司,因為內部數據自動化處理有問題,或者不夠智慧,部分數據需要人工進行不同設備間的導出導入,找技術方解決不是搞不定,而是代價成本不划算,所以需要有一個人通過手動方式長期操作完成。你說這項工作對公司有價值麼?肯定有啊,性價比要比升級系統划算得多。但是就你個人而言,這件事對你價值大麼?顯然不會,因為經驗值有限,看似有點技術含量,但是時間長了就是一個體力活了。

以後等你換家公司,你拿這段工作經驗說事,估計並不會有人會因為你這段工作對原單位有價值而在新單位還認可你。因為你在原單位,能為它們解決公司特有的問題,但卻不是大多數公司都遇到的普遍性問題,甚至在新單位,這部分工作早已被系統所替代了,所以你這段工作經驗,別人是不會買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