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發現:80歲甲狀腺還很好的老人,身上大多有這6個共同點
更新于:2025-03-26 07:02:42

相信不少讀者都有這樣的疑惑:

去體檢的時候查出了甲狀腺結節,然後一問周圍的朋友,發現十個里九個都中招,而且不少都是年輕人。

事實上,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正在日益上升,小小的甲狀腺,值得我們更加去重視。

一、小小的甲狀腺,卻是頸部的“命門”

甲狀腺位於“喉結”下方2~3釐米處,形狀看起來很像蝴蝶,重量僅有20~30g,雖然小小個,但它卻是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對各器官組織的正常運轉有重要意義,因此被稱作頸部的“命門”。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楊書勳醫生表示,甲狀腺是體內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在促進生長髮育、調節能量代謝上有重要意義,同時還可以合成、分泌降鈣素,對血鈣平衡、骨骼發育有重要的調節意義。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去體檢時查出甲狀腺有問題是常態,包括但不限於形態異常、功能異常等,這4種甲狀腺疾病需要正確認識。

1.甲亢

甲亢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還可能與甲狀腺炎、高功能甲狀腺瘤相關,患者身上多會有怕熱、心慌、多汗、體重減輕以及排便次數增加等癥狀。

2.甲減

甲減的髮型多與橋本甲狀腺炎、碘缺乏等相關,患者身上會出現的癥狀與甲亢相反,多會表現為怕冷、乏力、便秘、皮膚乾燥以及容易脫髮等。

3.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非常常見的病症,超聲檢查中約有20~76%的女性至少有1個結節,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也會逐漸上升,其發生與肥胖、吸煙飲酒等相關。

4.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發生與甲狀腺照射、年齡、家族病史等相關,約有90%以上的甲狀腺癌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具有較好的預後。

二、甲狀腺結節要治嗎?3種食物要少吃

體檢中發現甲狀腺結節非常普遍,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只要體積不過大、沒有產生壓迫癥狀,則無需過多進行治療。

而對於誘發甲狀腺結節的原因,目前沒有明確的定論。

一項針對800多名百歲老人的研究顯示,約有3/4的老人身上有甲狀腺結節,可見甲狀腺結節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更像是歲月留給身體的痕跡。

甲狀腺是分泌甲狀腺素的器官,而合成甲狀腺素需要碘元素的參與,紫菜、海帶等海鮮內的碘含量較為豐富,不少甲狀腺有問題的人都不敢吃海鮮,那真相如何?

事實上,人體攝入過高或者過低的碘都會影響甲狀腺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如碘攝入過量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容易誘發甲狀腺結節發現;碘攝入不足時,甲狀腺組織為了攝取碘元素也會讓組織壯大,形成結節。

簡單來說,罹患甲狀腺疾病的人是否能吃海鮮要視情況而定。

一些食物的確會干擾甲狀腺功能以及藥物的吸收,對於甲狀腺不好的人來說要盡量少吃。

1.大豆及大豆製品

這些食物內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容易減少甲狀腺素的產生。

2.十字花科蔬菜

如蘿蔔、西蘭花、芥藍以及花椰菜等,這些蔬菜內有硫苷成分,在一些特定條件下會抑制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導致甲狀腺激素生成出現障礙。

3.部分飲料

如西柚汁、濃茶、咖啡等,會降低身體對甲狀腺素片的吸收率,在服藥的同時建議不要飲用。

三、長期觀察發現,甲狀腺好的人做好了6點

甲狀腺很敏感也很容易出問題,結節、瀰漫性病變、鈣化、腫大等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層出不窮。那怎樣才能保護好甲狀腺健康呢?

醫生觀察發現,大多數甲狀腺好的人,都做到了6點。

飲食有度:飲食上要注意保證膳食均衡,可適量多吃新鮮的果蔬,並以清淡為主,別攝入過熱、過冷、過鹹、過辣的食物。在沒有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可食用加碘鹽,同時減少海帶、貝殼類海產品的攝入。

經常運動:運動可説明提高身體抵抗力,對調節內分泌系統功能也有一定説明,有助於甲狀腺健康。

從不熬夜:建議每天11點前入睡,對促進身體代謝、內分泌穩定有好處。

控制情緒:長期情緒不良很容易影響到甲狀腺的正常功能,甚至會誘發甲狀腺結節發生,日常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可幫助及時發現甲狀腺的功能異常,並儘早進行干預,很多甲狀腺問題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不適,不通過體檢很難發現。

遠離輻射:輻射是誘發甲狀腺癌發生的明確病因,日常要注意讓身體遠離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