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走路!這種隨時可做的運動,每周半小時就能降血壓保護心臟
更新于:2025-03-26 07:27:48

如果說哪種運動對於心血管健康的獲益最大,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說走路或慢跑等有氧運動,的確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合理適度的有氧運動,對於改善和保護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一種活動方式。

現實生活中,對某些朋友來說,讓自己“動起來”其實是挺難的,而對於一些已有心臟病問題的朋友來說,這種動態的鍛煉方式,可能也會帶來某些風險。

有沒有一種運動?,不需要劇烈運動或活動,也能夠對心臟健康和身體健康帶來獲益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種“不用動”的運動方式,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對場地和環境沒有要求,卻依然對心臟健康和全身健康能夠帶來巨大的獲益,這種運動就是——等長運動。

所謂等長運動是指那些肌肉收縮而肌纖維不縮短,即可增加肌肉的張力而不改變肌肉長度的運動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身體保持靜態進行運動的那些運動方式,例如倒立,瑜伽的某些靜態動作,很多朋友都熟悉的靜態深蹲(蹲馬步),靠牆蹲,平板支撐等,都屬於這種運動。

等長訓練作為一種可以降低血壓,提高力量,加強肌肉穩定性的運動方式,現在已經越來越受歡迎。

等長訓練只需收縮肌肉,即可在不需要移動關節的情況下產生力量。肌肉收縮得越硬,它變得越有力(肌肉越有力,我們就越有力地執行運動)。如果您在等長運動中增加運動強度,則會導致肌肉收縮得更強。靠牆蹲和平板支撐都是等長收縮的例子。

等長練習與高度的“神經募集”有關,因為需要維持收縮。這意味著這些練習擅長調動我們大腦和脊髓中的特殊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我們所做的所有運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自願和非自願的。這種神經激活水準越高,募集的肌肉纖維就越多,產生的力量就越大。因此,這種運動能夠有助於改善肌肉力量。

長期以來,力量和力量運動員一直對等長練習感興趣,因為它可以通過啟動肌肉來準備肌肉以產生高力量。但研究還表明,等長運動對我們健康的其他領域有益,包括降低血壓和促進更好的血液流動

當肌肉收縮時,其體積會增大,這導致它壓迫供應這塊肌肉的血管,減少血流量並提高我們動脈中的血壓——這種機制被稱為“加壓反射”。然後,一旦肌肉放鬆,更多的血液会流入血管和肌肉。這種血液流入將更多的氧氣和(至關重要的)一氧化氮帶入血管,導致血管擴張。這種作用能夠降低血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動作會降低動脈的硬化程度,從而改善高血壓的問題。

當血流量在等長運動期間減少時,也會減少細胞運作所需的可用氧氣量。這會觸發代謝物的釋放,例如氫離子和乳酸,這些代謝物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它控制著我們的“逃跑之戰”反應。在短期內,這會導致血壓升高。但是,當在數周內重複進行等長運動時,交感神經系統活動會減少。這意味著血壓降低,心血管系統的壓力減輕——這使得這些運動對心臟有益

等長運動可能比其他類型的心血管運動對心臟健康更有益。一項比較等長運動與高強度間歇訓練益處的研究發現,在 2 到 12 周的研究期間,等長運動導致靜息血壓降低顯著增加

如果您想使用等長訓練來降低血壓,建議以最大強度的 30-50% 左右進行兩分鐘的等長收縮,這個時間就這足以引發生理上的改善,可以從每天做四次開始,每周做三到五次——專注於相同的練習。隨著您的進步,您可以開始改變您所做的練習,為練習增加重量,或添加多個等長練習。

一些好的等長練習包括靜態深蹲、靠牆蹲或平板支撐。即使在這些簡單易行的運動中,您的心率、呼吸和動脈壓也會增加——這與更傳統的全身運動(如騎自行車和跑步)中發生的反應相同。血壓的有益改善在開始等長訓練后約 4-10 周開始顯現——當然這也取決於一個人開始時的健康情況和體能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