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季降臨,深山中的眾多野果開始成熟。在閒暇時光漫步於山間,我發現了許多兒時熟悉的野果,如八月炸、白飯果、烏飯果、火棘果、刺梨和金櫻子等。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一種頗具趣味的野果——烏鴉果,它曾是我們童年時期常採摘的果實。它的外形酷似藍莓和烏飯果,味道也相近,散發著濃郁的藍莓香氣。
烏鴉果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雲貴川及西藏地區,偏愛生長於高海拔地帶,例如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坡灌木叢中,是該地區較為常見的灌木植物。接下來,我將帶領大家深入瞭解這種獨特的植物。
探索烏鴉果的秘密
烏鴉果,亦稱烏飯果、老鴉果、米飯果、冷飯果,屬於杜鵑花科越橘屬的常綠灌木。它與藍莓、烏飯樹同科同屬,果實形態相似度極高。
儘管烏鴉果是一種灌木,但其高度通常不超過50釐米,因此民間親切地稱之為“千年矮”。其根系健壯,莖呈圓柱形,分枝繁多。葉片密集,革質,形狀長圓形或橢圓形。春末夏初為烏鴉果的花期,花朵生於枝條腋部或頂端,花色白色或淡紅色,花冠壺形或鐘形,帶有五條紅色的紋理,觀賞性極高。
烏鴉果在秋季成熟,大約在8月至9月期間,果實球形,未成熟時由綠色漸變為紅色,成熟後轉為紫黑色,內含多數細小種子。
烏鴉果的多重價值
成熟的烏鴉果可食用,味道酸甜適口,與藍莓相似。若在野外遇到這種野果,切勿錯過。除了果實可食外,烏鴉果還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其果實、根部和葉子均可入藥。
果實部分在中醫中被稱為烏飯治,有安神止咳之效,適用於睡眠不佳、經常性咳嗽等癥狀。《滇南本草圖說》亦有記載:“怔忡睡卧不寧者,煎服。”此外,烏鴉果的根也是一種珍貴藥材,被稱為土千年健,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消炎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半身不遂、跌打損傷等。
事實上,許多我們兒時常見的野果都極具價值,正如那些曾被我們視為雜草的植物,實際上都是寶貴的中草藥。
烏鴉果的觀賞魅力
烏鴉果不僅可食、可藥用,還是一種極佳的觀賞植物。首先,其植株小巧,適合作為擺件擺放在辦公室或書房。其次,烏鴉果的花朵十分美麗,春夏季節開花時,白色或淡紅色的花朵猶如燈籠掛滿枝頭,顯得格外秀美可愛。因此,許多熱愛植物的朋友會在野外發現品相良好的烏鴉果時將其帶回家盆栽養護。
至此,今日的文章便告一段落。不知各位對烏鴉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嗎?你是否曾品嘗過烏鴉果?你的家鄉是否有這種植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