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嬛嬛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銀行業一直在使用新的科技手段,升級服務客戶、提升金融體驗的方式。
20世紀,銀行業有了ATM機解決取款問題、形成了以信用卡為基礎的付款模式;
21世紀初,24小時不間斷的網上銀行開始流行;
後來,以手機為基礎的移動生態改寫了銀行的服務;
再後來,人工智慧的加持讓銀行意識到,數字應該從概念走向實踐。
進入AI原生階段,“遊戲規則”或將再次被改寫,AI、數位化等名詞不再僅僅是銀行們實踐中的“戰術工具”,而是升級成為“戰略決定因素”。
過去十年,國內首家數位銀行微眾銀行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數位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在近日的媒體開放日上,微眾銀行數位金融發展部負責人姚輝亞向「介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表示,“邁入AI原生時代,我們認為AI不再是產品的補充或附加元件,而是構成產品與體驗的有機組成部分;金融機構不再是簡單地將AI嵌在流程裡,而是將流程嵌進AI里。”
據瞭解,微眾銀行已構建起基礎設施、應用、治理三個層次的AI系統化能力,在AI原生時代提升運營質效,讓銀行業的數位化可以做到輕而美,高效且便捷。
從基礎設施來說,微眾銀行自研了算力可調配、模型可插拔、成效可度量、模型資產可管理的AI工程化平臺,支援DeepSeek等主流開源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同時,為提升網路頻寬容量和傳輸效率、縮短模型訓練週期,微眾銀行還推出了金融行業首款自研AI交換機,並構建了軟硬體全棧自主可控的AI智算網路解決方案,實現軟硬體解耦與靈活組合配置。
在場景應用上,過去數年,微眾銀行積累了大量業務數據與AI技術實踐,已將分析型AI應用於精準行銷、風險評估、智慧運維等多類場景中。隨著生成式AI的發展,微眾銀行近期還孵化出了智慧創作平臺、智慧座席輔助、智慧盡職調查報告生成、智慧編碼助手等多個應用案例,有效提升了辦公效率與員工體驗、優化客戶服務流程。
“當然,大模型在金融機構內部也並不是‘一模通用’,而應是結合場景需求,將不同大模型匹配到最合適的場景中。”姚輝亞補充道。
在基礎設施和應用外,AI治理同樣重要。目前,微眾銀行已構建“AI應用熱力圖”,該工具將全行AI應用划入45個區塊,自動收集並分析各場景算力使用方式,有效從管理視角分析全行AI設施建設與應用發展情況,並將AI風險納入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定)
究其根本,姚輝亞表示,進入AI原生時代,金融機構並不是迎來了“自動駕駛式”的突變,
而是AI潤物無聲的場景滲透——當每個員工、每筆業務都自然融合AI時,變革才算真正落地。銀行的核心優勢在於當地語系化場景與垂直領域數據,AI落地應聚焦在應用層面,而非追逐通用大模型的“軍備競賽”。
AI時代的加速到來也令技術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面臨著技術儲備薄弱與研發資源有限的實際困難,更需要通過構建技術合作與開源生態實現技術資源的優勢互補。
這時,積極從“數位原生”邁入“AI原生”的微眾銀行,其在業務場景中孵化並實踐的AI技術方案,也為境外金融機構加速擁抱AI原生提供了有效參考。
和以往的出海模式不同的是,金融科技、數位金融相關產業出海,走的是“技術流”。
去年,微眾銀行在香港成立了微眾科技有限公司(“微眾科技”),是中國銀行業首家在境外直接設立的科技子公司。作為微眾銀行全資控股子公司,微眾科技承接了微眾銀行的技術底蘊和實踐成果。
一方面,微眾科技以金融科技能力,助力香港特區政府、香港金融業搭建數位基建解決方案。
例如去年9月,微眾科技加入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臺香港側運營方,發揮科技優勢,助力打造深港跨境數字基礎設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去年10月,微众科技加入了由香港金管局发起成立的批发层面央行数字货币(wCBDC)專案Ensemble的架構工作小組,助力香港金融市場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支援香港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香港市場的金融市場活躍,面臨著廣闊的藍海市場,金融科技服務可觸達更多潛在合作夥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監管體系、法律法規接壤國際市場,是出海企業驗證自身產品與能力的最佳“沙盒”。且香港金融業起步較早、發展成熟,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較大,基礎設施的靈活性和擴充性欠缺。
例如,微眾科技基於安全可控的Openhive數字銀行底座技術體系,支援香港富融銀行順利完成了對零售存款、零售貸款、對公存款、對公貸款及外匯業務等5個銀行核心業務領域、超過150個子系統的整合及改造,解決了富融銀行對海外商業科技產品依賴度較高、IT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數位化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公開數據顯示,香港富融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自投產以來,新產品開發時長減半,非人力IT成本預計三年內壓降53%。
立足於香港,微眾科技可以更好地輻射到數字化轉型需求高漲的東南亞市場。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市場,普遍存在著普惠金融滲透率較低、服務成本高昂、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不夠等痛點。微眾科技在數位普惠金融方面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可以助力東南亞等地區銀行機構服務海量普惠客群,將普惠金融領域的技術成果及實踐經驗通過香港輻射境外。
成立僅半年多,微眾銀行已與香港、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超過20家機構展開合作洽談,達成數千萬美元合作意向。
同時,在中國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中國企業出海成為大趨勢。從現有海外銀行金融體系來看,無論是海外銀行機構,抑或我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在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在地金融服務,尤其是服務出海企業海外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出海企業的海外業務拓展。
微眾科技致力於成為中國出海企業的海外戰略合作夥伴,通過與海外金融機構的合作,以前沿科技能力和創新性的數位化解決方案為企業的海外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和終端客戶解決在地供應鏈金融服務痛點。
金融行業擁抱AI、實現完全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場馬拉松,只有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能在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預見的是,微眾銀行作為最先邁入AI原生時代的銀行之一,用技術能力對內牽引全方位的轉型升級;微眾科技則立足香港,對外賦能更多國家和地區,為AI原生時代的金融機構轉型,奠定長期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