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溪頭薺菜花
更新于:2025-03-26 03:31:14

本文轉自:福州晚報

□時令物語

春在溪頭薺菜花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風裡,新店鎮周邊田園好美,油菜花開招來嘤嘤蜜蜂,籬邊桃花笑映人面;還有李花、木槿和山茶……我還喜歡田邊的薺菜花了,一開一大片,紛紛揚揚似遍地飛雪,又如畫家點綴的墨彩,隨心所欲。

  晴好的日子,我帶兩個小孫子踏青,為的是“多識草木鳥獸之名”,而老妻則為了口福之惠。春日野菜無以計數,但就數薺菜味美,兩千年前的《詩經》,就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記載。蘇東坡曾說:“今日食薺極美。”陸遊也有“春來薺美忽忘歸”的詩句——因為薺菜有味外之美,適口者珍,詩人一高興,差一點就忘了回家。

  時下,幫著大人採薺菜,融入大自然,孫子倆興奮得像嘰嘰喳喳的小喜鵲。兩三把小剪刀爭鋒,嚓嚓嚓,你快我更快,瞬間一大簇,我就負責集中成果和督戰。老妻擅長烹調,回家洗凈薺菜置開水中一撈,擠乾水,揉成幾團放冰箱待用,日後可做烙餅、包子、餃子、餛飩(摻入蝦仁和五花肉的餡),還可以做薺菜豆腐羹和薺菜神仙湯。我知道,特殊風味遠勝我見識的佳餚珍饈。

  宋詩雲:“春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這是江南鄉村的寫照。江浙人喜歡薺菜是出了名的,如文壇周氏兄弟懷舊時幾次提到小時挖薺菜:姐妹們剪刀起落,你呼我喚,有如田野里一群花喜鵲。我在越劇團學舞美時,一度到過杭州,當地早餐“薺菜春卷”至今難忘:鮮薺菜和豆腐乾一起切碎,拌上佐料包在雞蛋皮里,做成可口的春卷,不無勁道,食后齒頰留香。聽說上海人也喜歡此款,滿大街薺菜餛飩店。

  退休後我到閩南多年,發現左鄰右舍包春卷,也有放薺菜的,來自大自然的味道,一襲清香,入口即化的樣子。薺菜為十字科兩年生草本植物,伏地而起,根連葉叢生,綠葉羽狀深裂,披針形或箭形;小花潔白如雪,春風夏雨,花期連著兩季,綿綿不絕。野薺菜不僅食用味美,還性味甘平,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根據現代藥理分析,全草含布枯甙、薺菜酸醇、膽鹼等成分,不僅能治痢疾、腸炎、結膜炎、夜盲症、腎炎水腫,尤其能止多種出血,如內傷出血、胃潰瘍出血、痢疾便血和高血壓引起的眼底出血。我的一位芳鄰說,過去在缺醫少葯的農村,薺菜信手拈來,被閩南人譽為“救命草”。

  青青陌上草,逢春必發,有苦菜、水芹、車前草、馬齒莧……不勝枚舉,各有各的品性。而在我印象中,蒲公英總是和孩子們疊加在一起。小姑娘喜笑顏開,手擎一株蓬鬆的花盞,雙眼迷離,嘬口用力一吹,種子隨風紛紛揚揚飛向遠方,就像無數輕盈的降落傘……而薺菜卻反之,一旦認准了這片土地,就固守家園,像佩戴在胸前的獎章,年年發芽,歲歲開花,可食可藥親近人間煙火,也因此更易喚起遊子們的鄉愁。春在哪裡呢?“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掃碼可看更多文章

(全文共1118字)
一手煙火 一手詩意
一手煙火 一手詩意
2025-03-26 03:29:32
從詩經里走來的桃花
從詩經里走來的桃花
2025-03-26 03:35:34
唯將此心付方圓
唯將此心付方圓
2025-03-26 03:56:05
書香一枕入夢來
書香一枕入夢來
2025-03-26 03:56:55
為鄉村而歌
為鄉村而歌
2025-03-26 03:57:20
郭風的“五官開放”
郭風的“五官開放”
2025-03-26 03: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