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朱棣文等6位科學家獲2025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更新于:2025-03-26 04:51:46

本文轉自:中國科學報

本報訊(記者韓揚眉)3月21日,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ICBS 2025)新聞發佈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會上揭曉了2025年度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及前沿科學獎獲獎名單。數學領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為森重文、喬治·盧斯蒂格,物理領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為大衛·喬納森·格羅斯、丁肇中,信息科學和工程領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為朱棣文、羅伯特·恩德雷·塔揚。

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於2023年設立,旨在表彰在數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基礎科學領域發揮根本性推動作用、作出傑出貢獻且具有獨創精神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在過去3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深刻影響了學科發展。該獎由國際基礎科學大會組委會邀請世界各國對科學發展最有貢獻的學者對符合評選標準的科學家進行提名。2025年度評審委員會委員包括中、美、英、法、德、日等國科學家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等國際獎項得主。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丘成桐擔任評委會主席。

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2024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姚期智,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等出席發佈會,解讀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獲獎者的開創性貢獻。

數學領域獲獎者森重文曾任國際數學聯盟(IMU)主席,是該聯盟首位亞洲領導人。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將經典的極小模型理論從代數曲面推廣至三維,為高維代數幾何研究開闢了嶄新的途徑。另一位獲獎者喬治·盧斯蒂格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提出的量子群典範基概念、Kazhdan-Lusztig多項式等,為幾何表示論、數學物理等領域的探索開闢了嶄新的途徑。

物理領域獲獎者大衛·喬納森·格羅斯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粒子物理學和弦理論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於2004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另一位獲獎者、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是實驗物理學領域的泰鬥,他在高能物理領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同時他的研究成果在構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其於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信息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獲獎者朱棣文也是華裔科學家,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在原子物理、生物物理學、精密測量和創新能源方面作出了革命性貢獻。另一位獲獎者羅伯特·恩德雷·塔揚是1986年圖靈獎得主,其在圖論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作出的開創性貢獻,徹底改變了計算圖論領域。

會上還揭曉了2025年度前沿科學獎。該獎項設立於2023年,旨在表彰過去10年在基礎科學領域作出突出學術貢獻的科學家,評選範圍涵蓋數學、物理、理論計算機與資訊科學三大基礎科學領域。今年,覆蓋40個基礎和應用研究方向的148篇傑出論文作者共600余名科學家獲獎,他們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來自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3家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論文作者攬獲17項前沿科學獎,其中數學領域8項、物理領域1項、理論計算機與資訊科學領域8項。

丘成桐表示,基礎科學在中國需要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前沿科學獎的評選與頒發,能夠助力世界各國科學家瞭解基礎科學領域的前沿成果、認識中國取得的科學成就,推動我國年輕一代不斷拓寬視野、樹立更高的目標。

據悉,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將於今年7月在北京舉行,屆時,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前沿科學獎將在大會上頒發。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主辦。

母親的花田喜事
母親的花田喜事
2025-03-26 06:11:35
開展愛心義賣活動
開展愛心義賣活動
2025-03-26 06:11:47
向海圖強 深耕蔚藍
向海圖強 深耕蔚藍
2025-03-26 06:11:48
春季養生正當時
春季養生正當時
2025-03-26 06:12:04
我與父親守菜地
我與父親守菜地
2025-03-26 06:12:10